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榔榆茎叶性味归经: ①《闽南民间草药》:苦,滑,平。②《福建中草药》:甘微苦,寒。药材分...
养生
药材名称: 榔榆茎叶
性味归经: ①《闽南民间草药》:苦,滑,平。②《福建中草药》:甘微苦,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①治疮肿尚未成脓者:鲜榔榆叶适量,洗净,红糖少许,共捣敷,日换一次。(《闽南民间单药》)
②治腰背酸痛:榔榆茎半两至一两(洗净,切碎),猪脊骨数量不拘,和水、酒适量各半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③治牙痛:榔榆鲜叶煎汤,加醋少许,含漱。(《福建中草药》)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扦插繁殖
选择插穗
榔榆插穗采自多年生树桩盆景的1年生2年生枝条,插穗长为7~8cm。
插穗的处理
为了解决榔榆不易生根的问题,对插穗扦插前进行不同药剂处理。
榔榆的插穗分别采用
(1)1年生枝用200×10I6吲哚丁酸处理10min;
(2)1年生枝用400×10奈乙酸处理10min;
(3)1年生枝条用清水处理;
(4)2年生枝用200×10吲哚丁酸处理10min;
(5)2年生枝用400×10奈乙酸处理10min;
(6)2年生枝用清水处理。
扦插基质
扦插基质,一般要求洁净,保水性强和温差小,并具备良好的排水和透气性。为了排除其它因素对不同处理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将供试验的插穗,插在同一插床内。扦插基质采用生产磨菇后废弃的棉籽皮。该基质不仅具有透气、透水、保湿性好的特点,而且含菌量低,插穗不易腐烂,价格便宜,PH值为6.0,尤其适合南方植材栽培基质的要求。
插床的设置
插床设置在阳处,冷窖前2m,背风向阳处,以避免因风大,出现插穗过度蒸腾,影响成活率的不利因素。插床东西走向,总长为15m,宽2m,高0.4m,分隔成4个大小不同的插床,红砖砌墙,水泥抹缝。两侧分设深0.16m、宽0.26m的排水沟。扦插基质厚度为0.35m,下面铺设厚3cm,直径为1—5cm的石子为渗水层,水由渗水层可直接流至排水沟内。插床中间,距床面0.8m处,安置直径为6cm的喷雾器,两侧每间隔2m安装一个直径为1.8cm的圆形喷头,喷嘴直径0.1cm,喷雾范围1.5m,双侧同时喷雾。
扦插方法
先将插床内基质铺好,搂平,然后将插穗垂直插入疏松的基质内,插穗的株距为4cm,行距8cm。扦插的深度为插穗的1/3。随即喷雾,使基质吸水下沉,与插穗紧贴。
插穗的管理
喷雾
插床东侧设一泵房,并安置加压泵一台,可根据天气状况和插床内温度,随时控制喷雾。插床内空气湿度一般保持在85%左右。
上盆
生根后将榔榆起出土盆,栽培基质仍采用棉籽皮,上盆后将其分组放置在插床内,使其仍保持在扦插时的良好环境中,待20天后,将其移至温室内。
施肥
插穗在生根发芽过程中,消耗了枝条内储藏的大量养分,急需得到补充。因此,在插穗上盆后10天,施用麻酱水浇灌,以满足其根系和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虫害防治
榔榆虫害较多,常见的榆叶金花虫、介壳虫、天牛、刺蛾和蓑蛾等。可喷洒80%敌敌畏1500倍液防治;天牛危害树干,可用石硫合剂堵塞虫孔。
病害防治
榆桩在制作盆景中常见及危害较大的病害大致有两种:就是根腐病和枝梢丛枝病。
根腐病
根腐病严重时直接导致树桩死亡;丛枝病则严重影响树桩正常生长,使枝条多年难以过渡成型,严重时则造成桩体萎缩,枝条失态而舍弃。
防治方法:榆桩根腐病症状主要表现在生长期叶发黄脱落,枝条逐步枯死,芽久滞不发或中途停止生长。在采掘野生榆桩时,必须多加注意使根的截面整齐,不要留有伤口,以防病菌侵入。榆桩的枝皮层较厚,水分较多,在养坯假植前必须使根截面适当干燥,并可涂杀菌药水防治根部染病。假植时不应选择有腐殖质和有未发酵物质的不干净的土壤。土壤应进行消毒,养坯期间严格控水,切勿使根部处于过度潮湿和长期浸泡状态,这样容易促成根腐菌滋生。在翻盆时一旦发现根部皮层有黑褐色腐状物,应立即用利器将其刮净见新鲜组织,并对患部涂以25%可湿性粉剂和浓度为1000倍液的多菌灵,待药液风干后上盆,同时对坏死的根条应剪除、烧毁,还要注意将刮除的残物不要混入盆土中,以防再次感染。伤口愈合新根产生后方可施肥,以增强其抗病力。
丛枝病
榆桩丛枝病主要危害新梢、叶,表现为新梢丛生,直立向上,病枝展叶早且小,分枝密集等症状。丛枝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枝梢上越冬,第二年抽新梢时侵入为害。在冬季对榆桩整枝时要剪除丛生校梢,集中烧毁,在早春芽萌动前可喷洒5度Be的石硫合剂,效果显著。喷药可在生长期每周进行一次,历时五局可以根除丛枝病。在此期间,除避雨外还不要在枝叶上喷水,应保持叶面干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