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麻花别名: 乌麻花、麻勃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毒性: 有毒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养生
药材名称: 麻花
别名: 乌麻花、麻勃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温
毒性: 有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风病肢体麻木,遍身瘙痒,眉发脱落,妇女经闭。
功效-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1-3g;或入膏、丸。
2、外用:研末敷;或作炷燃灸。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花含二羟基大麻酚,大麻酚,大麻二酚,9-大麻酚,11-羟基四氢大麻酚;含黄酮类成分:芹菜素,木犀草素,牡荆素,大波斯菊苷。花的挥发油含长叶烯,葎草烯环氧化物I、Ⅱ,丁香烯醇,1,8(9)间二烯-5-醇,异丁香烯,3,7(11)-芹子二烯,4(14),7(11)-芹子二烯,α-蒎烯,β-蒎烯,莰烯,对聚伞花素,α-水芹烯,β-水芹烯,月桂烯,α-松油烯,柠檬烯,顺式罗勒烯,反式罗勒烯,异松油烯,反式α-香柑油烯,,β-草烯(β-humulene),β金合欢烯,α-芹子烯,β-芹子烯。花粉含植物凝血素。
功效-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麻是来自雌株大麻植物花和叶的一种制品,小鼠腹腔注射新疆大麻烟浸膏(XCE)使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大鼠腹腔注射XCE影响大鼠辨别性学习能力。大麻中的四氢大麻酚及其他具有精神作用的大麻素类对啮齿动物的自发活动均有抑制作用,大麻酚(CBN)和大麻二酚(CBD)的作用较△8-THC和△9-THC弱。小鼠腹腔注射XCE对电刺激诱发强直性惊厥有对抗作用,对醋酸等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口。大麻作用于脑内CB1受体,发挥非阿片类痛觉调制作用。大麻镇痛还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DA受体等有关。猫口服或肌注△9-THC可产生止吐作用。大鼠腹腔注射△9-THC可发生剂量依赖性进食减少,动物体重也迅速下降。大鼠腹腔注射XCE可使体温下降。在注射酵母产生的动物体温升高试验中,△9-THC的降温作用比对正常体温动物更强2。△9-THC能作用于特异性的大麻脂类受体增加伏核壳层多巴胺的释放,多巴胺的增多可能参与成瘾的情绪反应。围产期大鼠应用大麻素类,对幼仔黑质纹状体、结节漏斗等脑区DA能活性均有影响。围产期应用大麻素类的影响因动物性别及不同脑区而不同。△9-THC促进大鼠纹状体、下丘脑和皮质切片3H胆碱转变为3H乙酰胆碱。海马胆碱能功能的改变与大麻素类引起的知觉变化和记忆丧失有关。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未麻醉大鼠腹腔注射△9-THC开始可见心动过缓和升压,第十日可见心率增加,而整个过程中升压作用是增加的。大麻素类对人和实验动物的心血管作用有很大差异。对麻醉动物产生心动过缓,对人则主要是心动过速。对麻醉动物主要引起降压,而对人的血压则无明显影响。
3、对生殖功能的影响:△9-THC能增加切除卵巢大鼠下丘脑内侧基底束内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和甲基脑啡呔含量,此作用与内源性类阿片系统有关。△9-THC能减少雄性大鼠下丘脑前部和内侧基底部LHRH浓度并与剂量相关。小鼠口服高剂量△9-THC和CBN,可产生生殖功能改变。妊娠或哺乳小鼠应用此剂量可使雄性仔鼠生殖功能改变。
4、对内分泌的影响:△9-THC是很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刺激剂但在戊巴比妥麻醉大鼠则不能引起ACTH分泌,这与其他可兴奋ACTH分泌的药物有所不同。
5、抗炎作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试验显示△THC作用是阿司匹林20倍,约为氢化可的松的2倍。△THC无解热作用,有镇痛作用。
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9-THC和11-羟基四氢大麻酚(11-OH-THC)在体外对刀豆球蛋白A(ConA)和植物血凝素(PHA)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抑制作用。大麻类物质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抑制性G蛋白偶联受体CB和CB结合,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大麻受体可根据组织分布不同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脑组织中而后者主要分布在,免疫细胞表面。
功效-毒理作用:
大麻是世界上滥用最广泛的麻醉品。大麻口服毒性很低,大麻致命的报道极少。雌大鼠对大麻毒性较为敏感。大麻能引起脑退行变化。人急性中毒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精神反应有恐慌,并有短暂狂热和致幻。重者可发生中毒性精神病,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精神错乱、谵妄、致幻(主要是幻视)情绪不稳、兴奋、失定向力、人格解体、短时健忘等。大麻对意志脆弱者更易诱发精神病。长期吸大麻并不危及猴的整体健康。长期服用大麻是否形成身体依赖性目前仍有争议。但多数实验表明,长期吸食大麻会形成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耐药性,具有滥用的潜力。大麻脂类戒断能增加杏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释放量并激活应激反应相关核团Fos蛋白的表达。孕期应用大麻不影响妊娠,也不影响新生儿体重等。
功效-相关论述:
1、《药性论》:“治一百二十种恶风,黑色遍身苦痒,逐诸风恶血。主女人经候不通。”
2、《纲目》:“治健忘及金疮内漏。”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风病麻木:麻花四两,草乌一两。炒存性,为末,炼蜜调成膏,每服三分,白汤调下。(《纲目》)
2、治血虚眉、发、髭不生:乌麻花,瓷器盛,密盖,埋之,六十日出。用涂之,易生而黑也。(《圣惠方》)
3、治头风眉落,生眉毛:七月乌麻花阴干,末之,以生乌麻油渍之。二日一涂。
4、治瘰疬:麻花、艾各等分。合捣作炷,灸疬子一百壮。(3、4方出自《千金方》)
5、治金疱内漏:麻勃一两,蒲黄二两。为末,酒服一钱日三,夜一。(《纲目》引《外台》)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