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南酸枣别名: 五眼果、山枣子、人面子、广枣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平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
养生
药材名称: 南酸枣
别名: 五眼果、山枣子、人面子、广枣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
功效-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30-60g;鲜果,2-3枚,嚼食;果核,煎汤,15-24g。
2、外用:果核煅炭研末,调敷。
功效-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广枣总黄酮对各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从南酸枣果实中提取的总黄酮能明显降低小鼠耗氧速度和耗氧量,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广枣总黄酮能明显对抗大鼠因垂体后叶素所致心电图ST-T变化,有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和心律减慢的作用。广枣总黄酮能显著降低麻醉犬后冠脉阻力,使冠脉流量显著增加,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广枣总黄酮能明显减慢心律,降低血压和总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动物耐缺氧和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2、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南酸枣果实中酚酸类化合物均具有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3、增强免疫功能:广枣总黄酮能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功效-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草药》:“清热毒,杀虫收敛,消食滞。主治烫火伤,食滞腹满。”
2、《四川常用中草药》:“除湿,收敛。治湿热腹泻,口渴,吼喘等症。”
3、《实用蒙药学》:“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主治气滞血瘀,心区作痛,神经衰弱,失眠,心跳气短,心神不安。”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慢性支气管炎:冬东子250g,炖肉吃。(《四川中药志》1979年版)
2、治疝气:酸枣种仁适量,磨水内服。(《壮族民间用药选编》)
3、治食滞腹痛:(南酸枣)鲜果2-3枚,嚼食。(《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烫伤:酸枣树果核适量,烧灰存性,研末,茶油调涂患处。(《福建药物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9-10月果熟时采收,鲜用,或取果核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3cm,直径1.4-2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稍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皱褶;基部有果梗痕。果肉棕褐色。核近卵形,红棕色或黄棕色,顶端有5个(偶有4或6个)明显的小孔。质坚硬。种子5颗,长圆形。无臭,味酸。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