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野甘草别名: 假甘草、土甘草、四时茶、冰糖草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
养生
药材名称: 野甘草
别名: 假甘草、土甘草、四时茶、冰糖草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小便不利,脚气水肿,湿疹,痱子。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汁涂。
功效-化学成分:
1、全株含无羁萜,β-粘霉烯醇,α-香树脂醇,白桦脂酸,依弗酸,野甘草种酸[1],野甘草属酸A、B、C,野甘草酸A、B,野甘草都林,野甘草属醇,野甘草种醇,苯并噁唑啉酮,芹莱素,高山黄芩素,木犀草素,蒙花苷,牡荆素,异牡荆素,高山黄芩苷,高山黄芩苷甲酯,刺槐素,对香豆酸,野甘草醇,阿迈灵,5,7-二羟基-3',4',6,8-四甲氧基黄酮等。
2、地上部分含野甘草醇,野甘草属二醇。
3、叶含野甘草醇,β-粘霉烯醇,6-甲氧基苯并噁唑啉酮,刺槐素,野甘草酸B及野甘草属酸A。
4、根含β-谷甾醇,二十六醇,D-甘露醇,6-甲氧基苯并噁唑啉酮,依弗酸,白桦脂酸及薏苡素。
功效-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野甘草所含野甘草酸B体外试验证明可抑制病毒的增殖,其作用原理不是直接杀死病毒或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接触,而是干扰病毒的早期生长。整体试验证明该品能影响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早期感染过程。动物接种病毒后,每日口服或腹腔注射100-200mg/kg能有效地延缓疱疹病灶的出现和延长生存时间。
2、对胃的保护作用:对猪胃质子(H+,K+-ATP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呈可逆性、竞争性,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20-30μmol/L,像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一样,对胃有保护作用。
3、抗癌作用:野甘草所含5,7-二羟基-3',4',6,8-四甲氧基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HeLa229和HeLaS3)和肝癌(HEp-2)细胞及人正常组织6种细胞系均有细胞毒作用,其作用的敏感性对前者较高,后者则较低。
4、降血糖作用:野甘草所含阿迈灵15-20mg口服,可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在1月内尿糖、血糖皆有显著下降。
5、降血压:野甘草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均可引起血压下降。
6、其他作用: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均可引起呼吸抑制,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的张力及运动为抑制。对离体大鼠子宫略有兴奋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感冒发热,肠炎腹泻,脚气水肿,小便不利。”
2、《全国中草药汇编》:“疏风止痒。治肺热咳嗽,肠炎,痢疾,外用治痒子,皮肤湿疹。”
3、《福建药物志》:“清热利尿,治麻疹,感冒中暑,痢疾,咽喉炎,支气管炎,脚气,丹毒,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感冒咳嗽:鲜冰糖草30g,薄荷9g,鱼腥草15g,水煎服。
2、治细菌性痢疾:冰糖草、羊蹄草各30g,陈仓米10-15g,水煎服。(1、2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丹毒:鲜野甘草60g,食盐少许。同捣烂,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4、治小儿肝炎烦热:鲜野甘草15g,酌加冰糖。开水炖服。
5、治脚气浮肿:鲜野甘草30g,红糖30g,水煎,饭前服,日2次。(4、5《福建民间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