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大花威灵仙别名: 威灵仙性味归经: 味苦,微辛,性平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大花威...
养生
药材名称: 大花威灵仙
别名: 威灵仙
性味归经: 味苦,微辛,性平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大花威灵仙,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大花威灵仙ClematiscourtoisiiHand.-Mazz.的根和茎藤。具有清热利湿,理气通便,解毒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腹胀,大便秘结,风火牙痛,目生星翳,虫蛇咬伤。
功效-功能:
清热利湿,理气通便,解毒。
功效-主治:
小便不利,腹胀,大便秘结,风火牙痛,目生星翳,虫蛇咬伤。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
功效-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功效-相关论述:
《天目山药用植物志》:“解毒,利尿,祛瘀。”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腹胀、大小便闭结:威灵仙干根30g,仙鹤草、石菖蒲、夏枯草、乌药各15-18g。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
2、治风火牙痛:大花威灵仙鲜根,加食盐捣烂,敷患处。
3、治眼起星翳:大花威灵仙鲜根,捣烂,塞鼻孔,左目塞右孔,右目塞左孔。(1-3方出自《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4、治蛇虫咬伤:大花威灵仙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1、茎藤可达4m,缠绕或切断,直径2-6mm,具纵棱,表面棕红色或深棕色,质硬。有的可见对生叶,完整的叶二回三出复叶,具长柄,小叶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枯绿色,薄纸质。气微,味微辛涩。
2、根簇生在不规则的根茎上,细长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断面类白色。气微,味微辛、苦。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毛茛科铁线莲属大花威灵仙。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长2-4m。须根黄褐色,新鲜时微辣。茎圆柱形,棕红色或深棕色,幼时被开展的柔毛,后脱落近无毛。叶对生,三出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叶柄长6-11cm,基部微膨大;小叶片薄纸质或亚革质,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主脉被短柔毛,下面被疏柔毛;小叶柄短或长1-2cm,被柔毛。花两性,单生叶腋;花梗长12-18cm,被短柔毛,花梗中部有1对叶状苞片,宽卵形,长4.5-7cm,宽2.5-4.5cm,具短柄;花大,直径5-8cm;萼片6,卵状披针形,长3.5-4.5cm、宽1.5-2.5cm,先端锐尖,外面沿3条中脉形成一紫色的带,被柔毛,内面无毛,脉纹明显;花瓣无;雄蕊多数,长达1.5cm,暗紫色,外轮较长,花丝长为花药的2倍,花药长5mm;心皮多数,子房及花柱基部被长柔毛,花柱上部被短柔毛,柱头膨大。瘦果倒卵形,长约5mm,被疏柔毛,宿存花柱羽毛状,柱头宿存,长1.5-3cm。花期5-6月,果期6-7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河南南部、湖南东部。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自产自销。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500m的山坡、溪旁或路旁杂木林中,攀援于树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