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大酸浆草别名: 大酸酸、草麻黄、土麻黄、土大黄、川滇酸模性味归经: 味酸、涩、微辛,性温...
养生
药材名称: 大酸浆草
别名: 大酸酸、草麻黄、土麻黄、土大黄、川滇酸模
性味归经: 味酸、涩、微辛,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止咳,止血。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研末敷。
功效-化学成分:
戟叶酸模根及根茎中含有β-谷甾醇,十八烷醇,槲皮素-3-吡喃半乳糖甙,无色矢车菊素,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8-羟基-3-甲基蒽醌-1-O-(4-O-β-D-吡喃半乳糖基)-α-L-吡喃鼠李糖甙。
功效-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发汗解表,润肺止咳。主治感冒,咳嗽,水肿,痰喘。”
2、《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祛风除湿,镇痛,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红肿疼痛,骨折,红崩。”
3、《彝药志》:“治四肢关节肿痛,风湿骨痛,漆疮。”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风湿关节痛:大酸浆草根30g,红牛膝、木瓜、黑骨藤各15g,泡酒500g服。
2、治关节红肿:大酸浆草鲜叶、小血藤各适量捣敷患处。
3、治骨折:大酸浆草鲜叶捣烂,加白酒适量,焙热外敷患处。
4、治红崩:大酸浆草根炒炭配地榆、棕叶根各24g,煎服。(1-4方出自《西昌中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采根或全草,洗净,晾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根细长圆柱形,弯曲,偶有分枝;长达30cm,直径0.5-1.5cm;断面木质性,棕黄色,味苦。茎多分枝,节部微膨大;表面有纵纹。叶柄纤细,叶片戟状分叉,狭窄,长2-5cm,宽1-5mm。总状花序密集,小花黄色至淡红色。翅果,三棱形。气微,味苦、涩。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