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黄樟别名: 樟木、山椒、油樟、大叶樟、臭樟、冰片树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肺;脾;肝经...
养生
药材名称: 黄樟
别名: 樟木、山椒、油樟、大叶樟、臭樟、冰片树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肺;脾;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毒理作用:
黄樟油的小鼠经口LD50为2521mg/kg(雄)和2178mg/kg(雌);采取定期递增法灌胃染毒测试蓄积系数为3.3;致突变试验中,3组受试动物的微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精子畸变试验未发现有明显异常从胚胎毒性的3项指标判断,显示黄樟油具有胚胎毒性效应。
功效-相关论述:
1、《广西本草选编》:“祛风散寒,行气止痛。”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感冒。”
3、《福建药物志》:“温中散寒,消食化滞。”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心胃气痛,产后恶露不尽,遗尿:黄樟根6-9g,水煎服。(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2、治跌打肿痛:黄樟鲜叶捣烂外敷。(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3、治皮肤瘙痒:用黄樟鲜叶水煎外洗。(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4、治百日咳痢疾:黄樟干皮3g,山茨菇1.5g,红糖6g,水煎服。(《红河中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