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鹰不泊别名: 鹰不泊叶、 鹰不泊根、 鹰不泊果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药材分类: 植物中...
养生
药材名称: 鹰不泊
别名: 鹰不泊叶、 鹰不泊根、 鹰不泊果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鹰不泊叶: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鹰不泊根:行气活血,散寒止痛。
鹰不泊果: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
功效-主治:
鹰不泊叶:跌打肿痛,腰肌劳损,黄疸,乳痈,肠痈,痔疮,疖肿。
鹰不泊根:胃痛,腹痛,小儿腹胀。
鹰不泊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脘腹疼痛,黄疸水肿,白带,感冒,咳嗽。
功效-用法用量:
鹰不泊叶:内服:30-60g,鲜品捣汁加酒饮;或研末外用:鲜品捣敷。
鹰不泊果:内服:煎汤,3-6g。外用:研末敷。
鹰不泊根:内服:煎汤,30-60g;研末,3g;或浸酒。功效-禁忌:
鹰不泊叶:《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发热,孕妇、月经期及溃疡病患者不宜服。”
鹰不泊果:南药《中草药学》:“本品有较强的发汗作用,用时宜注意。”
鹰不泊根:体虚多汗、溃疡病患者及孕妇、月经期慎服。
功效-化学成分:
鹰不泊叶:
含生物碱:白鲜碱、茵芋碱、α-别隐品碱、2-正戊基4甲氧基喹啉碱、2-正庚基4甲氧基喹啉碱;黄酮类:橙皮苷;挥发油:α-蒎烯、柠檬烯、糠醛。
鹰不泊果:
树皮含香叶木甙、橙皮甙、勒樗兀又含甾醇、酚性成分、有机酸。根皮含勒榧睢橙皮甙、香叶木甙、勒樗亍功效-药理作用:
鹰不泊果:
抗菌作用:用平皿滤纸片法,对鹰不泊果精油的15种化合物进行抑菌试验,发现其中的柠檬酸、正辛醇、芳樟醇、4-甲基6-乙酰氧基己醛对土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8种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鹰不泊根:
抗炎作用:树皮中成分香叶木苷腹腔注射,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有抗炎作用,ED50为100mg/kg。香叶木苷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降低家兔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较儿茶酚水合物、陈皮苷、槲皮素和芦丁强,还可增强豚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和减少肾上腺抗坏血酸的释出。
功效-相关论述:
鹰不泊叶:
1、《本草求原》:“同米粉食。治黄疽。”
2、《岭南采药录》:“治乳疮。”
鹰不泊果:
1、《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止痛。主治胃痛、腹痛。”
2、《福建药物志》:“行气止痛。治小几腹胀。”
鹰不泊根:
1、《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发热,孕妇、月经期及溃疡病患者不宜服。”
2、南药《中草药学》:“本品有较强的发汗作用,用时宜注意。”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鹰不泊叶:
1、治跌打扭伤:鹰不泊嫩叶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2、治乳疮:取鹰不泊嫩叶捣烂,煎酒冲服,以醉为度用其渣敷疮之四围,中留孔,以泄毒气。(《岭南采药录》
3、治痔疮肿痛:勒棁嫩叶6份,黄连(或黄藤、榄核莲)4份。研粉混匀,装满1个胶囊为度。每日服3次,每次2丸。(《广西本草选编》)
鹰不泊果:
1、治小儿腹胀:勒榄果皮适量。研末,放入脐窝中,外用胶布贴牢。(《福建药物志》)
2、治胃痛腹痛:鹰不泊干果3-6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鹰不泊根:
1、治跌打挫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肥大性关节炎:勒棁根、小果蔷薇根各45g,山花椒根24g。上药用烧酒500g浸半月。第一次顿服100ml,以后每次50ml(酒量小者酌减),每日2次,并适量外擦。[广西自治区医药研究所《医药科技资料》1972,(2):17]
2、治胃痛、腹痛、胆道蛔虫症:勒棁根皮3g。研末,开水送服。(《福建药物志》
3、治黄疸型肝炎:勒棁根60g,鸡内金12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治慢性肾炎:鷹不泊500g,切碎,先用双蒸酒500ml和上药蒸熟候冷,浸双蒸酒3000ml中,置15d可用。每次服30-60g,每日服2次,饭后饮用。(《岭南草药志》)
5、治百日咳、阑尾炎:鹰不泊根30-60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鹰不泊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鹰不泊根: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备用。
鹰不泊果:秋冬季挖取根,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鹰不泊根:根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8-3cm或以上。表面黄棕色,具众多深纵沟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栓皮鲜黄色,易碎,较粗的根可见环纹;皮部外侧棕黑色,内侧浅棕色,木部暗黄色。味微苫,麻舌。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