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樱桃核别名: 樱桃米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经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樱桃核,...
养生
药材名称: 樱桃核
别名: 樱桃米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禁忌:
1、《滇南本草图说》:“(痘症)阳症忌服。”
2、《本经逢原》:“樱桃,其核今人用以升发麻斑,力能助火,大非所宜,在春夏尤为切忌。”
功效-注意事项:
功效-化学成分:
功效-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图说》:痘症色白陷顶不升浆者,为末敷之,可以升浆起长。
2、《本草再新》:败毒,消疽瘤。
3、《江苏植药志》:治麻疹透发不快;煎水洗净疮,灭瘢痕。
4、《山东中草药手册》:“散热透疹。”
5、《青岛中草药手册》:“止痛。主治疝气疼痛。”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麻疹透发不畅:樱桃核12-15g。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忌食糖葱、大蒜及饮酒。(《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出痘喉哑:甜樱桃核二十枚。砂锅内焙黄色,煎汤服。(《纲目拾遗》)
3、治眼皮生瘤:樱桃核磨水搽之,其瘤渐渐自消。(《纲目拾遗》引《医学指南》)
4、治瘿瘤初起:樱桃核醋磨,敷之消。(《绛衰撮要》)
5、治疝气疼痛:樱桃核捣碎,醋炒后研末。毎服6g,每日2次。(《青岛中草药手册》)
6、治疮痘瘢:用樱桃仁研细敷之。(《普济方》)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果核呈卵圆形或长圆形,长8-10mm,直径约5mm。先端略尖,微偏斜,基部钝圆而凹陷,一边稍薄,近基部呈翅状。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网状纹理,两侧各有1条明显棱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敲开果核(内果皮)有种子1枚,种皮黄棕色或黄白色,常皱缩,子叶淡黄色。气无,味微苦。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