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白檀别名: 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药材分类: 植...
养生
药材名称: 白檀
别名: 砒霜子、蛤蟆涎、白花茶、牛筋叶、檀花青
性味归经: 味苦,性微寒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清热解毒,调气散结,祛风止痒。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24g,单用根可至30-45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功效-相关论述:
1、《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散风解毒,并治腹内肿瘤。”
2、《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炎软坚,调气。主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疝气,肠痈,胃癌,疮疖。”
3、《西双版纳傣药志》:“治高热不语,腹部冷痛,恶心呕吐,腹泻,火烧伤。”
4、《福建药物志》:“清热燥湿。主治胃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乳腺炎,淋巴腺炎:白檀9-24g。水煎服,红糖为引。
2、治肠痈,胃癌:白檀9g,茜草6g,鳖甲6g。水煎服。
3、治疮疖:白檀15g,干檀香(Osyris;wightiana;Wall.)6g。水煎服。
4、治疝气:白檀种子3g,荔枝核5个。水煎服。(1-4方出自《玉溪中草药》)
5、治荨麻疹:白檀根、长叶冻绿根各30g,雀榕叶1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6、治烧伤:白檀嫩尖叶捣粉,用芝麻油调匀外搽。(《西双版纳傣药志》)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9-12月挖根,4-6月采叶,5-7月花果期采收花或种子,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