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大红菇别名: 红菇、朱菇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温药材分类: 植物中药材概述: 大红菇,中...
养生
药材名称: 大红菇
别名: 红菇、朱菇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温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或同鸡、猪肉炖。
功效-化学成分:
含5种多糖、16种氨基酸和28种脂肪酸。多糖含量约为2.47%,其中单糖和寡糖占总糖的33.9%,氨基酸含量占14.7%。
功效-药理作用:
抗衰老作用:红菇多糖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p21的转录和表达、抗氧化及增强免疫功能而抗衰老的。
功效-相关论述:
《福建药物志》:“益血通经,驱风逐瘀。主治贫血,产后恶露不尽,关节酸痛。”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贫血:大红菇、绿心豆、猪瘦肉各酌量。炖服。(《福建药物志》)
2、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大红菇15g。水酒炖服,日1-2次。(《食疗药用蕈菌》)
3、治经闭腹痛:①大红菇、大血藤、当归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妇女百病良方》)②大红菇15g,大血藤30g,香附9g,益母草15g,水煎,日1剂,连服3-5日。(《中国民间百草方药》)
4、治关节肿痛:大红菇30g,土牛膝18g,骨碎补12g。水煎去渣,分2次兑黄酒温服。(《中国民间百草方药》)
临床应用-附注:
同属植物葡酒红菇Russula vinosa;Lindb.分布于福建、广西,在当地亦作本品使用。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夏、秋间雨后采摘,洗净,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菌盖扁半球形,或平扁而中央下凹,直径4-10cm,红色或暗红色,边缘粉红色或带白色,平滑或有微细绒毛,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类白色,表皮下粉红色。菌褶密,基部分叉,白色或浅赭黄色,褶间有横脉。菌柄类圆形,长3.5-8cm,直径1-2.5cm,白色或带粉红色。气微,味辛辣。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