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大田基黄别名: 红丝毛根、假辣蓼、泥鳅菜、星宿菜、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红头绳...
养生
药材名称: 大田基黄
别名: 红丝毛根、假辣蓼、泥鳅菜、星宿菜、红气根、红七草、金鸡脚、百煎草、红头绳、血丝草、红灯心、红筋仔、麻雀利、珍珠菜、红筋草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代茶饮。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功效-化学成分:
全草含摁贝素,紫金牛醌,三十烷醇及2,5-二羟基-3-烷基苯醌类衍生物,还含有三叶豆甙,金丝桃甙,异鼠李素-3-半乳糖甙,芸香甙,槲皮素-3-鼠李糖基(1→2)半乳糖甙,异鼠李素-3-刺槐二糖甙,毛里求斯排草素及两种新黄酮醇甙,即槲皮素-3-(2,6-二吡喃鼠李糖基吡喃半乳糖甙)和异鼠李素-3-(2,6-二吡喃鼠李糖基吡喃半乳糖甙)。
功效-药理作用:
1、对肝脏作用:本品10g/kg、5g/kg灌胃,连续7d,能明显降低CCl4肝损伤大鼠升高的丙氨酸转氨酶活性,降低肝脏三酰甘油含量。以25g/kg、10g/kg灌胃,连续9d,能增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小鼠肝糖原含量。以25g/kg、10g/kg灌胃,以10g/kg、5g/kg皮下注射,对α-萘异硫氰酸酯造成的黄疸型小鼠的总胆红素升高,均有明显降低作用。
2、抗炎作用:经临床观察,丝虫性急性淋巴管炎发作期患者经本品治疗后,在1d内有66.6%病例体温恢复正常,3d内全部病例体温正常。局部炎症消退时间平均为39.9d,说明有治疗效果。经1年半后复查说明,现用剂量不能控制远期复发及减轻发作症状。
功效-相关论述:
1、《江西民间草药》:“治打伤肿痛,目赤肿痛,疟疾。”
2、《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治小儿疳积,疳气,黄疸,心胃气痛,淋浊,肺痨咳嗽。”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活血调经,消肿散瘀。主治经闭,腰部扭伤作痛,流火肿痛。”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治感冒,流感,急慢性肝炎,白带过多,蛇咬伤。”
5、《湖南药物志》:“用于咳嗽吐血,声音嘶哑,小便不利,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尽,打伤出血。”
6、《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主治肝硬化,痢疾,痈疮肿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腔炎,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岀血。”
7、《福建药物志》:“主治血淋,急性肾炎,风湿关节痛,百日咳,痛经,甲状腺肿瘤,丝虫病,淋巴管炎,颈淋巴结核,蜈蚣咬伤。”
8、《广西民族药简编》:“水煎服治腹泻。”
9、《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筋骨疼痛。”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黄疸型肝炎:星宿菜根、野南瓜根、大青根、白茅根各30g,精肉90g。水炖服,每日1剂。(江西《草药手册》)
2、治血痢:星宿菜60g。捣烂,用蜜糖或黄糖冲开水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3、治目赤肿痛:星宿菜根15-21g。水煎服;另用30g煎水熏洗。(《江西民间草药》)
4、治咽喉肿痛:星宿菜根、青木香各9g。同捣烂,加开水擂汁服。
5、治乳腺炎:星宿菜全草30g加白酒15g炒至酒干,再用水煎汁服,渣敷。(4-5方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6、治骨髓炎:珍珠菜鲜根60g,山黄根皮、淡味当药(龙胆科)、南岭荛花根皮各3g。捣烂,加黄酒250ml,隔水煮沸,每日3次,每次30ml;渣敷患处。(《浙南本草新编》)
7、治流火肿毒:珍珠菜根15-30g,金银花藤30g。煎汤冲黄酒红糖服,渣外敷。或加用蛇根草15g。服法同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8、治蛇咬伤:①鲜星宿菜全草捣烂绞汁,酌加米酒服;渣涂伤口。(《闽东本草》)②星宿菜全草、犁头草捣敷,另用全草加杠板归适量,煎水洗。(江西《草药手册》)
9、治跌打伤肿痛:①星宿菜根15-21g。水酒煎服;另用鲜全草同葱白切碎捣烂,加酒酿糟再捣匀,敷伤处,每日换1次。(《江西民间草药》)②星宿菜根、马兰根各15g。酒、水各半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4-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地下茎紫红色。茎长30-70cm,基部带紫红色。叶互生,叶片皱缩,展平后呈阔披针形、倒披针形,长4-6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近无柄,两面有褐色腺点,干后呈粒状凸起。总花序长10-20cm;苞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白色,长约3mm,裂片倒卵形,背面有少数黑色腺点;雄蕊着生于花冠上部,短于花冠裂片。蒴果褐色,直径2-2.5mm。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道地产区: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