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大叶骨牌草别名: 七星草、旋鸡尾、金鸡尾、七星凤尾草、凤尾金星、七星剑、石扁担、凤尾草、...
养生
药材名称: 大叶骨牌草
别名: 七星草、旋鸡尾、金鸡尾、七星凤尾草、凤尾金星、七星剑、石扁担、凤尾草、骨牌草、连天草、连贴草、石韦、掘不尽、大经刀草、金星剑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脾、心、肺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功效-注意事项:
虚寒者慎服。
功效-化学成分:
江南星蕨全草含三萜化合物:9(11)-羊齿烯,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乙酸酯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酮;还含尿嘧啶,尿甙以及马栗树皮素-3-羧酸。
功效-药理作用:
体外试验对钩端螺旋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草木便方》:“解毒,清热凉血肿毒涂,发背通淋消结核,丹硫砒毒冷酒服。”
2、《天宝本草》:“利小便,治淋症,赤白带下。”
3、《贵阳民间药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治)风湿热痛。”
4、《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五淋,带下,头项瘰疬,崩症,红痢及阳毒未溃等症。”
5、《湖南药物志》:“祛风,活血,解热,利尿。主治风湿关节痛,咳嗽气促,伤食腹痛,淋病,筋骨痛。”
6、《陕西中草药》:“主治结膜炎,头痛,皮肤瘙痒症,肋骨骨折。”
7、《福建药物志》:“主治痢疾、肝炎、肾盂肾炎、尿道炎、肺脓疡,支气管炎、咳血、吐血、白带、口腔炎、痔疮出血、痈肿。”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小儿惊风:(福氏星蕨)全草30g,加黄花草(即一枝黄花)根、半边莲、寒扭(蔷薇根高粱泡)根各15-18g。水煎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流行性感冒:①鲜华星蕨去须根30g。捣烂取汁,红糖少许,温开水冲服。(《江西草药》)②七星剑、人字草、淡竹叶各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3、治肺痈咳嗽胸痛:鲜江南星蕨、鲜苇茎各60g。煎汤服。(《泉州本草》)
4、治小便赤涩热痛或带血:鲜江南星蕨30g-6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尿道炎:江南星蕨、海金沙、车前草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6、治热痢口渴:鲜江南星蕨60-90g。水煎代茶饮。(《福建中草药》)
7、治湿热黄疸:七星剑30g,茵陈15g,大黄6g(后下)。煎服,服后大便变稀,次数增多,去大黄。(《安徽中草药》)
8、治蛇虫咬伤:七星剑、小蛇参各9g,斑叶兰、蛇见退各3g,徐长卿12g,木防己15g。煎水,五分之一药液内服,五分之四药液洗患处,日服和洗各2次。(《湖北中草药志》)
9、治痈肿:华星蕨9g,鹅掌金星9g,鸡蛋1个。水酒煎服,每日1剂。(《江西草药》)
10、治肺痨咳血:鲜江南星蕨60-90g。水煎,调冰糖服。(《福建中草药》)
11、治肩背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七星剑120g,威灵仙60g。白酒750g,浸泡1星期,每服15g,每日2次。(《安徽中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