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芙蓉花别名: 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转观花、醉酒芙蓉、...
养生
药材名称: 芙蓉花
别名: 文官花、九头花、七星花、富常花、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转观花、醉酒芙蓉、霜降花
性味归经: 味辛,性平;归肺、心、肝经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
2、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功效-禁忌:
1、孕妇忌服。
2、非实热者忌用。
功效-注意事项: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非实热者忌用。”
功效-化学成分:
花含黄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芸香苷,槲皮素-4′-葡萄糖苷即绣线菊苷,槲皮黄苷,花色苷有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苷,槲皮素,山柰酚,豆甾-3,7-二酮,豆甾-4烯-3酮;另含三十四烷醇,白桦脂酸,硬脂酸己酯。
功效-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主恶疮。”
2、《滇南本草》:“止咳嗽,解诸疮毒。”
3、《滇南本草图说》:“敷疮,清肺凉血,散热消肿。”
4、《纲目》:“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5、《生草药性备要》:“消痈疽,散疮疡肿毒,理鱼口便毒,又治小儿惊风肚痛。”
6、《分类草药性》:“治目疾,女人白带,补气活血。”
7、《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明目,益血。治腹泻。”
8、《中国药用植物图鉴》:“通经活血,治妇科崩带诸病解热,治目病。”
9、《福建药物志》:“清热凉血。治咳嗽,肺痈,月经过多。”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叶、丹皮。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2、治蛇头疔,天蛇毒:鲜木芙蓉花60g,冬蜜15g。捣敷每日换2-3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3、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4、治经血不止: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妇人良方》)
5、治虚痨咳嗽:芙蓉花60-120g,鹿衔草30g,黄糖60g。炖猪心肺服,无糖时加盐亦可。(《重庆草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花呈不规则圆柱形,具副萼,10裂,裂片条形;花冠直径约9cm,花瓣5,或为重瓣,为淡棕色至棕红色;花瓣呈倒卵圆形,边缘微弯曲,基部与雄蕊柱合生;花药多数,生于柱顶;雌蕊1枚,柱头5裂。气微香,味微辛。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