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山乌珠别名: 三叶赤楠、山乌珠、构铃子、香雪子、洋柴金芽、米筛子樵、紫藤子、火粘蚁、锦鸡...
养生
药材名称: 山乌珠
别名: 三叶赤楠、山乌珠、构铃子、香雪子、洋柴金芽、米筛子樵、紫藤子、火粘蚁、锦鸡木
性味归经: 叶:味苦、微涩,性平;根:味辛、微苦,性温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山乌珠,中药名。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轮叶蒲桃Syzygiumgrijsii(Hance)Merr.et Perry的叶或枝。叶具有解毒敛疮,止汗的功效。主治烫伤,盗汗。根具有散风祛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功效-功能:
叶:解毒敛疮,止汗。
根:散风祛寒,活血止痛。
功效-主治:
叶:主治烫伤,盗汗。
根: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功效-用法用量:
叶: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根: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相关论述:
叶:
《福建药物志》:“治盗汗。”
根:
1、《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散寒,活血破瘀。主治跌打损伤,风寒感冒,风湿头痛。”
2、《福建药物志》:“除湿止痛。治三叉神经痛,肝炎,小儿脱肛,产后小便不通。”
临床应用:
叶:
1、治烫伤,鲜山乌珠叶适量。擂洗米水外敷患处,日换2次。(《常用青草药手册》)
2、治盗汗,鲜三叶赤楠叶或枝95g。水煎,洗浴。(《福建药物志》)
根:
1、治风寒感冒,干山乌珠根30g,切片,加鸡、鸭蛋各1个,水炖服。(《常用青草药选编》)
2、治风湿头痛,干山乌珠根30g,鸡蛋2个(去壳)。水炖服。(《常用青草药选编》)
3、治三叉神经痛,三叶赤楠根、咸草(席草)各12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4、治跌打损伤,干山乌珠根30g。水煎加酒少许服。(《常用青草药选编》)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叶:全年均可采,鲜用。
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轮叶蒲桃。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轮叶蒲桃,别名三叶赤楠、山乌珠、构铃子、香雪子、洋柴金芽、米筛子樵《福建药物志》,紫藤子《全国中草药汇编》,火粘蚁、锦鸡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灌木,高约1.5m。嫩枝纤细,有4棱,干后黑褐色。常三叶轮生;叶柄长1-2mm;叶片革质,狭窄长圆形或狭披针形,长1.5-2cm,宽5-7mm,先端钝或略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暗褐色,无光泽,下面稍浅色,多腺点;羽状脉,侧脉密,下面较显著。聚伞花序顶生,长1-1.5cm,少花;花梗长3-4mm,花白色;萼管长2mm,萼齿极短;花瓣4,分离,近圆形,长约2mm,雄蕊多数,长约5mm;子房下位,花柱与雄蕊同长。果实球形,直径4-5mm。花果期5-9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植物学信息-生长环境:
生于低山疏灌丛中。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