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蜀葵别名: 棋盘花、麻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性味归...
养生
药材名称: 蜀葵
别名: 棋盘花、麻杆花、一丈红、蜀季花、斗篷花、饽饽花、光光花、熟季花、端午花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
药材分类: 植物
中药材概述:
蜀葵,中药名。为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 Althaea rosea(L.)Cavan.,以根、叶、花、种子入药。具有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子:利尿通淋。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根: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子: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花:内服治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功效-功能:
根:清热,解毒,排脓,利尿。子:利尿通淋。花:通利大小便,解毒散结。
功效-主治:
根:肠炎,痢疾,尿路感染,小便赤痛,子宫颈炎,白带;子:尿路结石,小便不利,水肿;花:内服治大小便不利,梅核气,并解河豚毒;花、叶外用治痈肿疮疡,烧、烫伤。
功效-用法用量:
用量:根9-18g;子、花均为3-6g;外用适量,鲜花、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功效-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功效-化学成分:
根含粘液质。花含葡萄糖甙为桃金娘灵-a。苗含赤霉素-A8-葡萄糖甙。
功效-药理作用:
1、蜀葵花乙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动脉流量,对大鼠离体下肢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对麻醉猫的血压具有一过性降压作用。
2、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蜀葵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3、蜀葵乙醇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性扭体反应及大鼠光辐射热甩尾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浮肿及右旋糖酐性足浮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大鼠致足跖渗出液中PGE的释放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功效-毒理作用:
小鼠灌胃给药达80g/kg,动物无一只死亡静脉注射,小鼠的LD50为2.76±O.08g/kg。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春、秋釆恨,晒十切片备用,夏季呆花,阴千;花前采叶,秋季采种子,晒干用。
植物学信息-植物种属:
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
植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m,茎枝密被刺毛。叶近圆心形,直径6-16cm,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cm,宽4-6cm,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叶柄长5-15cm,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mm,先端具3尖。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mm,果时延长至1-2.5cm,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0mm,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cm,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cm,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cm,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cm,花丝纤细,长约2mm,花药黄色;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cm,被短柔毛,分果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mm,具纵槽。花期2-8月。
植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原产中国,在中国分布很广,华东、华中、华北、华南地区均有分布。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植物学信息-生长见习:
喜阳光,耐半阴,但忌涝。耐盐碱能力强,在含盐0.6%的土壤中仍能生长。耐寒冷,在华北地区可以安全露地越冬。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植物学信息-繁殖方式:
蜀葵通常采用播种繁殖,也可进行分株和扦插繁殖。分株、扦插多用于优良品种的繁殖。春播、秋播均可。依蜀葵种子多少,可播于露地苗床,再育苗移栽,也可露地直播,不再移栽。南方常采用秋播,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发芽整齐。而北方常以春播为主。蜀葵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正常情况下种子约7天就可以萌发。蜀葵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4年,但播种苗2-3年后就出现生长衰退现象。露地直接播种,如果适当结合阴雨天移栽,既可间苗,又可一次种花多年受益。蜀葵的分株在秋季进行,适时挖出多年生蜀葵的丛生根,用快刀切割成数小丛,使每小丛都有两三个芽,然后分栽定植即可。春季分株稍加强水分管理。扦插花后至冬季均可进行。取蜀葵老干基部萌发的侧枝作为插穗,长约8cm,插干沙床或盆内均可。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并置于遮荫处直至生根。冬季前后应在床底铺设电加温线,以增加地温,可以加速新根的产生。
植物学信息-栽培技术:
蜀葵栽培管理较为简易,幼苗长出2至3片真叶时,应移植一次,加大株行距。移植后应适时浇水,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追肥以磷、钾肥为好。播种苗经1次移栽后,可于11月定植。幼苗生长期,施2-3次液肥,以氮肥为主。同时经常松土、除草,以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当蜀葵叶腋形成花芽后,追施1次磷、钾肥。为延长花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花后及时将地上部分剪掉,还可萌发新芽。盆栽时,应在早春上盆,保留独本开花。因蜀葵种子成熟后易散落,应及时采收。栽植3-4年后,植株易衰老.因此应及时更新。另外,蜀葵易杂交,为保持品种的纯度,不同品种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间隔。蜀葵易受卷叶虫、蚜虫、红蜘蛛等危害,老株及干旱天气易生锈病,应及时防治。
植物学信息-病虫防治:
生长期间有红蜘蛛为害,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至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基本无效。有时还有棉大卷叶螟危害蜀葵叶片,发生时可喷施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或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或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白斑病:蜀葵白斑病(hollyhockwhitespot)又叫斑枯病,主要危害蜀葵的叶片。蜀葵白斑病发病初期,蜀葵叶面着生有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外缘呈红褐色。在湿润环境下病斑上可着生有灰褐色霉层。防治方法:1、及时将病叶摘除,注意枝茎的密度,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2、增加磷钾肥的施用,少施或不施氮肥。3、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2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锈病:多年生老株蜀葵易发生蜀葵锈病,感病植株叶片变黄或枯死,叶背可见到棕褐色、粉末状的孢子堆。春季或夏季在植株上喷施波尔多液或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起到防治效果。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