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None
药材名称: 黄羊角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药材分类: 动物中药材概述: 黄羊角,中药名。为牛科黄羊属动...
养生
药材名称: 黄羊角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
药材分类: 动物
中药材概述:
功效-功能:
功效-主治:
功效-用法用量:
功效-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黄羊角水煎液6g/kg和8g/kg灌胃,对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所致发热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体温于用药后2h开始下降,6h恢复正常。另报道本品水煎液和酸水解或酶水解制成的注射液静脉注射时,1g/kg或更少剂量即有明显解热作用。
2、镇静作用:小鼠吊笼法实验表明,黄羊角注射液10g/kg或12.5g/kg腹腔注射,有显著中枢抑制作用,小鼠活动可减少至睡眠状态。黄羊角水煎液腹腔注射或静注也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表明有镇静作用。黄羊角注射液1.6g/kg或2g/kg腹腔注射能显著延长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水煎剂10g/kg腹腔注射也能显著延长硫喷妥钠或水合氯醛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并能对抗苯丙胺所致小鼠兴奋作用。此外与巴比妥钠或异戊巴比妥也有协同作用。
3、抗惊厥作用:本品水煎液20g/kg腹腔注射,对苯甲酸钠咖啡因、印防已毒素和土的宁惊厥均有明显对抗作用。本品注射液1.6g/kg或2g/kg注射给药能明显对抗小鼠士的宁惊厥,但碱水解液无效。另有报道,本品水煎液20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对抗尼可刹米所致小鼠抽搐反应,但能明显增加小鼠CNB惊厥率和戊四氮所致小鼠死亡率,对最大电休克发作无对抗作用。
4、镇痛作用:黄羊角水煎液10g/kg腹腔注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注射液3g/kg腹腔注射,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实验也均证明有明显镇痛作用。5、对平滑肌的作用:黄羊角水煎液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和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使张力上升,收缩幅度加大相反其水解液对肠肌呈现抑制作用。对离体大鼠子官,其水煎液和水解液均呈兴奋作用。经阿托品、乙酰胆碱和氯化钡拮抗实验表明,本品水煎液对离体肠的兴奋作用和水解液的抑制作用,均与M受体无关,可能为直接作用。本品注射液30mg/kg静脉注射,对在体兔肠有兴奋作用,剂量为160mg/kg时呈抑制作用当剂量达500mg/kg时可使在体肠管的节律性收缩基本停止。
6、其他作用:黄羊角水煎液能增强苯巴比妥钠的毒性。本品水煎液6g/kg口服,对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所致白细胞增加,有明显减少作用。
功效-毒理作用:
功效-相关论述:
1、《吉林中草药》:“平肝息风,清热解毒。治痫证,中风,小儿惊风,肝火炽盛,温热病。”
2、《中国动物药》:“治上呼吸道感染高热。”
3、《内蒙古药用动物》:“有止泻功能,主痢疾。”
4、《常见药用动物》:“治温病高热神昏。”
临床应用-相关配伍:
1、治高热抽搐:黄羊角50g,钩藤15g,水煎服,日服2次。(《常见药用动物》)
2、治小儿感冒发热:黄羊角6g,水煎3h,滤过,再加热浓缩,然后于滤液中兑蔗糖,制成黄羊角糖浆。每次0.6g,每日3次。(《吉林中草药》)
3、治扁桃体炎或细菌感染性疾病:黄羊角研极细末,白水冲服,每次0.3g,每日服3次。(《中国动物药》)
加工保存-采收加工:
动物学信息-动物属种:
动物学信息-形态特征:
动物学信息-分布区域: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