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白术附子汤别名: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伤寒论》)出处: 《金匾要略》卷上功用: 温阳通经...
养生
名称: 白术附子汤
别名: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伤寒论》)
出处: 《金匾要略》卷上
功用: 温阳通经,祛风除湿
主治: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概述:
歌诀:
白术附子汤除痹,生姜大枣甘草炙;风寒湿痹重在湿,助阳除湿微汗知。
组成:
白术二两(6g),附子(炮,去皮)一枚半(10g),甘草(炙)一两(3g),生姜(切)一两半(4.5g),大枣六枚。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五味,以水三升(1200ml),煮取一升(400ml),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功用:
温阳通经,祛风除湿。
主治:
方义:
配伍特点:
运用: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1、方注云:“服汤后,其身如痹状,或冒状,此乃附子白术药力并走皮肤营卫欲驱逐邪气而尚未驱除之际,标志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对此现象,不必惊慌,待邪除自解。”
2、服药期间,忌食海带、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均治风湿痹证兼阳虚者。桂枝附子汤是表阳虚,风寒湿痹,且风气偏盛,三方中附子用量最大,目的在于配合桂枝温经助阳,祛风除湿;白术附子汤是表阳虚,湿邪滞留肌表,三方中附子用量最小,目的是配合白术助阳,且重在祛肌表湿邪;甘草附子汤是表里阳气俱虚,寒湿偏盛,用附子配合甘草重点在于缓急止痛,用桂枝,白术,附子温经散寒除湿。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