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防己黄芪汤出处: 《金匮要略》分类: 祛湿剂-利水渗湿剂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 表...
养生
名称: 防己黄芪汤
出处: 《金匮要略》
分类: 祛湿剂-利水渗湿剂
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
概述:
组成:
防己(12g),黄芪(15g),甘草(炒)(6g),白术(9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服15g,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现代用法: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主治:
方义:
配伍特点:
运用: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若水湿壅盛肿甚者,非本方所宜。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此治卫阳不足,风湿乘虚客予表也。风湿在表,本当以风药胜之,从汗出而愈,此为表虚有汗,即有风去湿不去之意,故不可更用麻黄、桂枝等药再发其汗,使表益虚。防风、防己二物,皆走表行散之药,但一主风而一主湿,用各不同,方中不用防风之散风,而以防己之行湿。然病因表虚而来,若不振其卫阳,则虽用防己,亦不能使邪迳去而病愈,故用黄芪助卫气于外,白术、甘草补土德于中,佐以姜、枣通行营卫,使防己大彰厥效。服后如虫行皮中,上部之湿欲解也。或腰以下如冰,用被绕之,令微汗出瘥,下部之湿仍从下解,虽下部而邪仍在表,仍当以汗而解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