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别名: 桂枝龙骨牡蛎汤(《内台方议》卷一),桂甘龙骨牡蛎汤(《医学入门》卷...
养生
名称: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别名: 桂枝龙骨牡蛎汤(《内台方议》卷一),桂甘龙骨牡蛎汤(《医学入门》卷四)
出处: 《伤寒论》
功用: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主治: 心阳不足证,烦躁不安,心悸,或失眠,心胸憋闷,畏寒肢冷,气短自汗,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迟无力
概述:
歌诀:
桂枝甘草龙牡汤,心阳不振补心方;心悸不安动忧甚,形寒面白保安康。
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3g)、甘草(炙)二两(6g)、牡蛎(熬)二两(6g)、龙骨二两(6g)。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以水五升(1000ml),煮取二升半(500ml),去滓,温服八合(160ml),一日三次。
功用:
主治:
方义:
配伍特点:
运用:
1、本方是治疗心阳不足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烦躁,或失眠心悸、短气自汗、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迟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以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之烦躁心悸等证属于心阳不足,心神浮越而致者。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本方与珍珠母丸均具有镇心安神的作用,治疗心神不宁之证。但珍珠母丸以镇心平肝药配伍养血滋阴药组成,适宜于心肝阳亢,阴血不足而致神志失宁,以惊悸失眠伴有头目眩晕,舌红,脉细弦为特征。本方以重镇安神药配伍温补心阳药组成,适宜于心阳不足,神失温养而致神志失宁,以烦躁心悸伴有神疲乏力,舌淡脉沉细为特征。
重要文献摘要:
1、《伤寒论》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2、《注解伤寒论》:“辛甘发散,桂枝、甘草之辛甘也,以发散经中火邪;涩可去脱,龙骨、牡蛎之涩,以收敛浮越之正气。”
3、《伤寒贯珠集》:“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
4、《古方选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其义取重于龙、牡之固涩。仍标之曰桂、甘者,盖阴钝之药,不佐阳药不灵。故龙骨、牡蛎之纯阴,必须籍桂枝、甘草之清阳,然后能飞引入经,收敛浮越之火、镇固亡阳之机。”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