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加减葳蕤汤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分类: 解表剂-扶正解表功用: 滋阴解表主治: 素体阴虚...
养生
名称: 加减葳蕤汤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
分类: 解表剂-扶正解表
功用: 滋阴解表
主治: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
概述:
歌诀: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阴虚发汗此方魁。
组成:
生葳蕤二钱至三钱(9g),生葱白二枚至三枚(6g),桔梗一钱至钱半(4.5g),东白薇五分至一钱(3g),淡豆豉三钱至四钱(12g),苏薄荷一钱至钱半(4.5g),炙草五分(1.5g),红枣二枚。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水煎,分温再服。
功用:
滋阴解表。
主治:
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方义:
本证是由素体阴虚,外感风热所致。本证治疗方法以滋阴解表为主。外感风热,故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等症;素体阴虚,感受外邪,易于化热,且阴虚生内热,故见咽干,舌红,脉数等症。
葳蕤为君,入肺胃经,味甘性寒,为滋阴润燥的主药,长于养阴,且滋而不腻,用以润肺养胃,清热生津。臣以葱白、淡豆豉、薄荷疏散外邪。白薇味苦性寒,其性降泄,善于清热而不伤阴,于阴虚有热者为宜。桔梗宣肺止咳以祛痰,大枣养血,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本方是为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者设。阴虚外感,滋阴则恋邪,发表必更劫其阴,汗源不充,则外邪不为汗解。治宜滋阴与发表并用,故白薇与葱白、淡豆豉、薄荷并用,润肺养胃,疏散外邪。
运用:
1、本方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之证而设。临床应用以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老年人及产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加减化裁:
若表证较重者,酌加防风、葛根以祛风解表;若心烦口渴甚,加竹叶、天花粉以清热生津除烦;若咳嗽咽干,咳痰不爽,加牛蒡子、瓜萎皮以利咽化痰。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阴虚之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者。”
2、方论选录
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以生玉竹滋阴润燥为君,臣以葱、豉、薄、桔疏风散热,佐以白薇苦咸降泄,使以甘草、红枣甘润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阴润燥,为阴虚之体感冒风温,以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良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