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苓甘五味姜辛汤出处: 《金匮要略》分类: 祛痰剂-温化寒痰剂功用: 温肺化饮主治: 寒饮咳嗽...
养生
名称: 苓甘五味姜辛汤
出处: 《金匮要略》
分类: 祛痰剂-温化寒痰剂
功用: 温肺化饮
主治: 寒饮咳嗽
概述:
歌诀: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组成:
茯苓四两(12g),甘草、干姜各三两(各9g),细辛三两(5g)、五味子半升(5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2、古代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功用:
主治:
方义:
配伍特点:
本方温散并行,开阖相济;肺脾同治,标本兼顾。
运用:
1、本方为治寒饮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痰多稀白,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寒饮内停者。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凡肺燥有热、阴虚咳嗽、痰中带血者,忌用本方。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2、方论选录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中: “服前汤(桂苓五味甘草汤)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即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桂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人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泄满止咳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