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甘寒补气汤《医门法律》出处: 《医门法律》卷二功用: 益气养阴,宣通经络主治: 中寒服药后,...
养生
名称: 甘寒补气汤《医门法律》
出处: 《医门法律》卷二
功用: 益气养阴,宣通经络
主治: 中寒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微有窒塞,辛温药服之,不能通快者
概述:
组成:
人参一钱(3g),麦冬一钱(3g),黄芪(蜜炙)一钱二分(3.6g),白芍(酒炒)一钱(3g),甘草(炙)七分(2.1g),生地黄二钱(6g),牡丹皮八分(2.4g),淡竹叶(鲜者,取汁少许,更炒干者)七分(3g)。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义:
人参、黄芪、炙草大补元气,麦冬养阴生津,白芍、生地育阴养血,丹皮凉血清热,竹叶清心祛烦,梨汁生津润燥,共奏益气生津,养阴清热之功。
运用:
加减化裁: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成方切用》:“甘寒补气汤,治中寒服药后,诸证尽除,但经络间微有窒塞,辛温药服之不能通快者,第五方用甘平助气药,缓缓调之。人参、麦冬、白芍洒炒,一钱,黄芪蜜炙,一钱二分,生地黄二钱,甘草炙,七分,牡丹皮八分,淡竹叶鲜者取汁少许,更炒;干者,七分。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人梨汁少许,热服。无梨汁,用竹沥可代。喻嘉言曰:前用平补后,已示销兵放马,偃武崇文之意,兹后复有顽痰留积经络,但宜甘寒助气开通,不宜辛辣助热壅塞。盖辛辣始先不得已而用其毒,阳既安堵,即宜休养其阴,何得喜功生事,徒令病去药存,转生他患,漫无宁宇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