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加减芩芍汤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功用: 清热燥湿,化气行滞主治: 滞下已成,腹胀痛者概述:...
养生
名称: 加减芩芍汤
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 清热燥湿,化气行滞
主治: 滞下已成,腹胀痛者
概述:
歌诀:
加减芩芍苦辛寒,陈皮厚朴木香连;滞下已成腹胀痛,治用疏利走肠间。
组成: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水八杯(800ml),煮取三杯(300ml),分三次温服,每日一剂。
功用:
主治:
方义:
运用:
所谓滞下已成,必见腹痛,里急后重,变下脓血等痢疾的典型症状。本证突出腹胀痛,说明气机为邪所阻,故治用加减芩芍汤,以疏肠气,清化湿热。
本方为《伤寒论》黄芩汤的加减方,主要用于滞下已成,今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有效。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方后加减法,一般可以效法。惟所谓加附子、肉桂,是不能以“白滞”、“红滞”来决定,应以病证有无寒象为依据。如无寒象,是不能加入。至于“痛甚欲便,便后痛减,再痛再便。”这是痢疾的共有特征,它更不是加用热药的指征。因为痢疾由热邪发生,初起便色红、白,只是与邪伤深浅有关,而邪的性质未变。附子、肉桂都是祛寒温里的药,若热痢而用这些药,更易助火动血,加重病情,故临床要远离其药。
忌油腻生冷。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