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芎附饮《丹溪心法》别名: 芎香散(《普济方》卷四十四引《鲍氏方》)、莎芎散(《医学入门》卷七...
养生
名称: 芎附饮《丹溪心法》
别名: 芎香散(《普济方》卷四十四引《鲍氏方》)、莎芎散(《医学入门》卷七)、芎附散(《赤水玄珠全集》卷九)
出处: 《丹溪心法》卷二
功用: 《赤水玄珠全集》:调气止血
主治: ①《丹溪心法》:衄血。②《普济方》引《鲍氏方》:男子气厥头痛,妇女气盛头疼及产后头痛。③《赤水玄珠全集》:吐血不归经
概述:
组成: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茶汤调下。
2、古代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汤调下。
功用:
主治:
①《丹溪心法》:衄血。
②《普济方》引《鲍氏方》:男子气厥头痛,妇女气盛头疼及产后头痛。
③《赤水玄珠全集》:吐血不归经。
方义:
香附开郁行气.使邪火散于经络;川芎和血通肝,使血归于肝脏。血归火散,其血立止。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丹溪心法附余》:“血证须要凉血散火,此药既非凉血,叉非散火,何也?盖血病用血药而不效者,以其血之所藏无以养也。夫心主血,肝藏血,此方用川芎,所以和血通肝而使血归于肝脏也,用香附,所以开郁行气而使火散经络也。血归火散,何病之不止哉!”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鼻通于脑。血上溢于脑,所以从鼻而出。凡鼻衄,并茅花汤调止衄散。时进折二泔,仍令其以麻油滴人鼻,或以萝卜汁滴入亦可,茅花、白芍药对半尤稳。诸失血而发热甚者,难治。十仅可一二全者。有头风才发,则自衄不止,宜芎附饮,间进一字散。”
《中医熟记100个药对》:“气血不和,血不归经的吐血、衄血,香附、川芎调理气血,引血归经而止血。吐血,香附、川芎配伍同用,如芎附散。衄血,香附、川芎配伍同用,用茶汤调服,如芎附饮。”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怒气伤肝,及肺气不顺,上冲于脑,令人头痛,宜沉香降气汤并苏子降气汤,下养正丹。或用芎附饮。”
《医旨绪余》:“生生子曰:经云:怒则伤肝,甚则呕血并飧泄。又曰: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怒气上逆,则脾气受伤,所藏所统之血,皆妄行而错乱也。古方有用芎附饮治之而效者,良由川芎、香附,能调肝气,气和而血归经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