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半夏茯苓汤别名: 半夏散《圣惠》、半夏汤《圣济总录》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主治: 体虚...
养生
名称: 半夏茯苓汤
别名: 半夏散《圣惠》、半夏汤《圣济总录》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主治: 体虚湿胜,妊娠恶阻,烦闷呕吐,恶闻食气,头眩体重,肢节重疼,多卧少起
概述:
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方义:
配伍特点:
1、妊娠恶阻,是由胎元乍结,引起肝的疏泄失常,医者不能专治呕吐,而应考虑和血养胎,调理肝的疏泄。此方配伍地黄、白芍、川芎意即在此。白芍柔肝而令干木柔和,即在调理肝的疏泄。
2、呕吐虽系胃气上逆,亦应考虑肺失宣降,此方用旋覆花、细辛、桔梗宣降肺气,不仅能助胃气下行,亦使卫气出表而不内郁,使其津气宣降正常。
运用: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重要文献摘要:
1、《医方考》:“是方半夏、生姜能开胃而醒脾;地黄、芍药、芎䓖能养阴而益血;人参、茯苓,甘草能和中而益气;及橘皮、桔梗、旋覆、细辛皆辛甘调气之品,可以平恶逆之气而进饮食者也。或问半夏为妊娠所忌,奈何用之?余曰:昔人恐久用而燥阴液,故云忌尔;若有恶阻之证,则在所必用也,故孙真人方之圣者也,其养胎之剂,用半夏者盖五方焉。”
2、《千金方衍义》:“方用人参鼓舞二陈之制,以运痰止呕,兼旋覆、桔梗以升散结气,芎、芍、地黄以保护荣血,用细辛者协济芎、地以升血分经脉窍隧之邪也。倘服后烦热下痢或二便闭塞,是必兼理客气,其加桂心,加大黄,当效前大黄丸及后方茯苓丸之制,庞安常言桂不伤胎,且熬令黑,则专散气而无壮火食气之患,大黄熬黑,但能泄热,而无苦寒伤中之虑,世俗每谓半夏辛散,胎未形成时,为之切禁。若妊娠肥盛多痰者,不去其痰,则胎不安。癯瘠多火者,不清其火,则胎不稳。时师咸谓黄芩、白术为安胎专药,孰知半夏、大黄、桂心有安胎妙用乎!历观《千金》诸方,每以大黄同姜、桂任补益之用,人参协消、黄佐克敌之功,不由《千金》之门,何以求应变之策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