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保元化滞汤出处: 《医林改错》卷下功用: 清热利湿,补气扶正,保养胃气主治: 天花合并痢疾概...
养生
名称: 保元化滞汤
出处: 《医林改错》卷下
功用: 清热利湿,补气扶正,保养胃气
主治: 天花合并痢疾
概述:
歌诀:
保元化滞补攻方,一两黄芪煎作汤;为末滑石须一两,冲服痢止气无伤。
组成:
黄芪(煎汤冲)(30g),滑石(末)(30g),晚服加白砂糖(15g)更妙。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将黄芪(30g)水煎10-20分钟,量掌握在100毫升左右,冲服滑石粉末(30g),每日分早、晚2次温服,晚上服时加白糖15g。每日1剂。
功用:
清热利湿,补气扶正,保养胃气。
主治:
天花合并痢疾。小儿痘疹五六日后,痢疾或白或红,或红白相杂,及大人初痢、久痢。
方义:
黄芪甘温补气,一治湿热或久泻伤气,二使气旺则血行;滑石甘淡性寒,用之清热利湿,右质重体滑而化滞;白砂糖生津保胃气。痢疾属湿热为患,壅滞气血,治则为调气行血,通因通用。本方药仅三味,配伍精当,调气血,去湿热,化壅滞,立意恰合治痢之要。
运用:
本方治证,原书为痘后痢疾。痢疾有湿热、寒湿之分。前者清热解毒,调气行血立法;后者温化寒湿,理气运脾施治。关于痘疹合并痢疾,前人多认为白痢伤气,红痢伤血。白痢治以四君子汤加木香、黄芩、黄连;红痢治以四物汤加木香、黄芩、黄连。王清任却脱离了古人的巢臼,立保元化滞汤。来治疗天花合并痢疾,或其他痢疾。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药之少而精、服法简而明、疗效捷而迅的治病特点,这些经验可供临床治疗肠炎、痢疾等病症时参考。现代运用,多加黄连、黄芩、白头翁、当归、白芍等,效果更佳。
加减化裁:
大人初痢,滑石用一两五钱,白糖一两,不必用黄芩;久痢加黄芪,滑石仍用一两五钱。
重要文献摘要: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痘中杂证》载述:“痘疮未愈痢随生,湿热伤中证非轻,白属伤气思君剂,红属伤血四物灵。”“凡痘疮未愈而患痢疾者,乃湿热郁于肠胃,致伤气血而然也,痘必滞黯无色。治当清热除湿,调理气血为主。白痢属气,加味四君子汤主之;赤痢属血,加味四物汤主之;赤白相兼者,合而用之。”“加味四君子汤:茯苓、白术(土炒)、人参、陈皮、木香(煨)、甘草(炙)、黄连(炙)、黄芩。水煎服。”“加味四物汤:川芎、当归、生地、黄芩(酒炒)、川连(酒炒)、木香、白芍(炒)。水煎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