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补气化痰汤出处: 李绍南方功用: 补气平喘,止咳化痰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呻,肺肾亏损,...
养生
名称: 补气化痰汤
出处: 李绍南方
功用: 补气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呻,肺肾亏损,缠绵不愈者
概述:
歌诀:
补气化痰杏黄芪,紫菀百合甘半夏,沙参茯苓和桔梗,止咳平喘功效佳。
组成:
黄芪(45-60g),桔梗(9g),沙参()24g,杏仁(9g),紫菀(9g),茯苓(10g),百合(12g),半夏(12g),甘草(9g)。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功用:
主治:
方义:
方名取义于丹溪谓“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随气而顺矣。”黄芪补气而固表,得桔梗、沙参能滋补肺虚而不黏腻,并使肺气清肃而痰化。紫菀、百合养肺而降气逆,杏仁利肺止咳,半夏、甘草化痰而和中。
配伍特点:
清肃滋养、运行雨施、补而不滞。
运用:
李氏通过临床实践,找出久咳痰喘的发病规律,冬日加重,夏日即轻,认为气温的高低与肺脏生理活动有莫大关系,暑天气温几乎与常人体温相等,而肺在这种无外寒侵袭威胁,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宜休息滋养,根据虚则补其母或母子兼顾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治实必顾虚,治虚必顾实,实喘治肺,虚喘治肾的原则,指标用补气化痰汤,治本用三补汤,补气化痰汤平时可常服或冬春之际服用,夏季发作亦可加减服此方,效果较佳。三补汤主要用于冬病夏治法,于三伏天服用,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方能达到止咳化痰平喘根治的目的。
加减化裁:
咳嗽痰稀,舌苔白滑加白术(12g)、桂枝(6g)、橘红(9g);咳嗽痰稠而黄,加苏子(9g)、前胡(9g)、蛤粉(15g)、川贝母(6g);干咳无痰加枇杷叶(12g)、百部(9g);憋轻喘重加枸杞子(15g)、破故纸10g、五味子(9g)、胡桃肉(30g)。有时合苓桂术甘汤以化饮或合都气丸,以纳气归肾使子母均健,从而达到治肺的目的。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