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第三和剂汤出处: 《产论》功用: 补气温阳,化饮降逆主治: 妊娠下利,产后自汗、身痛、泄泻及...
养生
名称: 第三和剂汤
出处: 《产论》
功用: 补气温阳,化饮降逆
主治: 妊娠下利,产后自汗、身痛、泄泻及腹满水肿因于脾虚饮停、气虚不摄者
概述:
歌诀:
第三和剂术姜苓,芪芍桂夏甘草行,补气温阳且化饮,产后汗利肿满灵。
组成:
白术、黄芪各一钱(3g),干姜五分(1.5g),芍药一钱(3g),桂枝一钱(3g),半夏一钱(3g),甘草一分(0.3g),茯苓五分(1.5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以水二合半,煮取一合半,去滓温服。
功用:
补气温阳,化饮降逆。
主治:
妊娠下利,产后自汗、身痛、泄泻及腹满水肿因于脾虚饮停、气虚不摄者。
方义:
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升阳益卫,白术健脾燥湿,补气利水,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安神,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四物相和,有四君子之意,可补气升阳,利水渗湿,更用桂枝温阳,合苓、术以化饮,干姜温中,合苓、术以止泄,半夏蠲饮化痰而降逆,芍药酸寒以养阴,共成补气温阳,化饮降逆之剂,且方中桂芍相伍,可调和营卫,芪白相配,可益卫固表,芍甘相参,可缓急止痛,苓、桂、术、甘相合,可温阳化饮。药虽不繁,然配合严谨精当,故可用于胎前之脾虚泄泻,产后之自汗,身痛,腹满水肿诸证。
运用:
脾虚不振,水失健运,气不摄津是本方的病机关键。腹泻便溏,或周身水肿,自汗,小便不利,苔滑是应用本方的主证。
使用注意:
素体阳盛者慎用本方。
重要文献摘要:
《产论》:“饮食停滞,或吐或下,……第三和剂汤主之,产后自汗盗汗者,……第三和剂汤类主之。产后泄泻者必肿满,……第三和剂加猪泽与之。”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