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佝偻汤出处: 《中医临证撮要》,名见《古今名方》功用: 补肝肾,调脾胃主治: 佝偻病,头项软...
养生
名称: 佝偻汤
出处: 《中医临证撮要》,名见《古今名方》
功用: 补肝肾,调脾胃
主治: 佝偻病,头项软弱,口软唇弛,咀嚼无力,手足握举站立行走均迟缓,智力低下,有时抽筋,口唇舌淡而白,脉气软弱
概述:
歌诀:
孩童佝偻父母忧,爱立此方善为谋;补益肝肾调脾胃,治必求本疾可瘳。
组成:
怀山药、牡蛎、生龟板、黑芝麻(各15g),怀牛膝、熟地、茯苓(各9g),制首乌(12g),山萸肉、生白术、西党参、全当归(各6g),益智仁(3g),大红枣3枚。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上为细末,和匀。每早、晚开水冲调(4.5g),同时服用炙黄芪(9g),大红枣5个,浓煎,连汤带枣一次服完,每日一次。
功用:
补肝肾,调脾胃。
主治:
佝偻病,头项软弱,口软唇弛,咀嚼无力,手足握举站立行走均迟缓,智力低下,有时抽筋,口唇舌淡而白,脉气软弱。
方义:
方中怀山药、牡蛎、生龟板、黑芝麻滋阴补肾;牛膝、熟地、茯苓、制首乌等养血舒筋;白术、益智仁、党参、当归健肝调胃,补益气血。~
运用:
小儿佝偻病,与先天禀赋及后天调养有关,主要在后天的调养。脾胃为后天之本,故本方以调脾胃并补先天,益肝肾,强筋骨。但佝偻之治,非一时之效,须坚持数月方显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