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安蛔散别名: 安蛔丸,乌梅散出处: 《张氏医通》卷十四功用: 清热安蛔主治: 吐蛔热证,色赤...
养生
名称: 安蛔散
别名: 安蛔丸,乌梅散
出处: 《张氏医通》卷十四
功用: 清热安蛔
主治: 吐蛔热证,色赤成团而活者
概述:
组成:
乌梅肉三钱,黄连、蜀椒、藿香、槟榔各一分,胡粉、白矾各半钱。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三四钱,水煎如糊,空腹服。
功用:
清热安蛔。
主治:
吐蛔热证,色赤成团者。
方义:
蛔为阴虫,故知阳微而阴胜,得苦则安,得酸则止,得辛则伏。故用味酸之乌梅,能胜蛔,安蛔止痛;蜀椒味辛,辛以杀虫;黄连味苦,清热燥湿,苦以安蛔;槟榔味辛苦,辛能散结破滞,苦能下泄杀虫。藿香有芳香化湿、健胃止呕之效;川楝子行气止痛;白矾味酸气寒而无毒,其性燥急收涩,解毒除热坠浊;胡粉可软坚行痰,杀虫镇惊。
配伍特点: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证以腹痛,食则吐蛔,舌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临床用于治胆道蛔虫,肠寄生虫性腹痛。
使用注意:
蛔得甘则动,凡治蛔,不可用甘草及甜物。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理中安蛔散为安蛔散去黄连、藿香、槟榔、胡粉、白矾,加人参、白术、白茯苓、干姜而成方。本方与安蛔散中均有乌梅、蜀椒安蛔杀虫止痛,不同之处在于本方加用固护脾胃药物,主治胃中虚冷而吐蛔者;安蛔散主治较重吐蛔热证,色赤成团者。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主治
《张氏医通》:“安蛔散,治吐蛔色赤成团而活,属热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