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半夏羚羊角散出处: 《审视瑶函》卷五功用: 平肝潜阳,燥湿利水,清热祛痰主治: 痰湿攻伤,绿...
养生
名称: 半夏羚羊角散
出处: 《审视瑶函》卷五
功用: 平肝潜阳,燥湿利水,清热祛痰
主治: 痰湿攻伤,绿风内障
概述:
组成:
羚羊角(锉细末)钱半,薄荷钱半,羌活钱半,半夏(炙)钱半,白菊花五钱,川乌(炮)五钱,川芎五钱,防风五钱,车前子五钱,细辛二钱。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二钟,煎一钟,去滓服,或荆芥汤下。
2、现代用法: 1次9g,生姜2片,水100ml,煎汤内服。
功用:
平肝潜阳,燥湿利水,清热祛痰。
主治:
痰湿攻伤,绿风内障。
方义:
方中羚羊角平盱息风,清热明日;薄荷、羌活、白菊花、防风、细辛、川乌祛风清热,通络开窍;半夏、车前子清热祛痰以通络开目窍;川芎行气活血以助通窍。
运用:
加减化裁:
如抱轮红赤显著,胀痛较剧者,去川乌、川芎,选加赤芍、丹参以凉血活血,选加前胡、竹茹、礞石等清热化痰;选加木通、泽泻以利湿。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审视瑶函》:“半夏羚羊角散,治痰湿攻伤,绿风内障。”
2、方论选录
《草庐拙》:“半夏性燥善化湿痰,川乌性热善入里而搜风湿,二味气力雄厚,痰湿迂之冰涣可俟。羌活防风卜荷驱外来之贼风,使痰湿不借助为虐。菊花川芎清利头目,使痰湿不侵留于上。细辛开郁结,郁久则成热,五风之症,惟肝木易郁,肝火易动,火与痰湿胶固,水虚又不能以御,所以疗之难矣。而羚羊车前之不可以少也。顾半夏羚羊咸羡总揽全方,而不知妙用在川乌,其中玄微难为小家伎俩道也,用之者自知。”
《眼科临床中药学》:“用于痰湿郁火所致的玄府闭塞,五风内障,雷头风,头重眼困,视朦疼痛,目珠变硬,恶心呕吐等证。常与羚羊角、黄芩、竹茹配伍,如半夏羚羊角散。”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眼科学》:“证属肝风内扰,痰湿上凌者,兼见苔白腻,脉弦滑。治当平肝熄风,除湿化痰。方用半夏羚羊角散《审视瑶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