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宝花散别名: 石二(《痧症全书》卷下)、十号节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出处: 《痧胀...
养生
名称: 宝花散
别名: 石二(《痧症全书》卷下)、十号节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出处: 《痧胀玉衡》
功用: 清热退痧,泻肝止痛
主治: 痧胀,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
概述:
组成:
郁金一钱,细辛三两,降香三钱,荆芥四钱。
用法用量:
为细末,每服三匙,茶水送服。
功用:
清热退痧,泻肝止痛。
主治:
1、《痧胀玉衡》:痧胀。
2、《杂病源流犀烛》: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
方义:
重要文献摘要:
1、《清代吴中珍本医案丛刊第一辑》:“此方甚高,郁金能开郁,细辛善走窍,降香可降浊,荆芥惯行经。上下四方,无乎不到,且皆芳香正气,令邪秽何处潜藏?如满座皆君子,一二小人,自无容身之地,诚哉仙剂也!诚哉仙剂也!”
2、《痧胀玉衡》:“一麓庵朱兄一婢,十二岁,六日不食,头面微肿。余遭与于茂生至麓庵宅,即令婢出诊脉,冀立一消食方。余曰:“脉微面肿,殆其痧乎”。刺腿弯上一针,紫黑血流不愈,用宝花散稍冷汤饮之,一服而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