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北平太守八味散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功用: 益气力,强志意,助记忆主治: 青壮年因劳思伤神...
养生
名称: 北平太守八味散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
功用: 益气力,强志意,助记忆
主治: 青壮年因劳思伤神,或房劳伤肾,或素禀心肾两虚
概述:
歌诀:
居安思危正中年, 防傲杜渐服此敢;天冬地黄桂茯苓,菖蒲五味石韦远。
组成:
天门冬六分,干地黄四分,桂心、茯苓各一两,菖蒲、五味子、远志、石韦各三分。
用法用量:
上药治下筛。每服方寸匕,食后酒、水任服。服三十日力倍,六十日气力强,志意足。
功用:
益气力,强志意,助记忆。
主治:
青壮年因劳思伤神,或房劳伤肾,或素禀心肾两虚。未老先衰,精神衰减,记忆力减退,以及遗精,早泄等。
方义:
北宋太守八昧散为补肾益气,强志益智之方剂。肾舍阴阳,阳不足神亦不旺,而智慧失聪,故方中以桂心之辛甘大温,补中益气,助阳,为主药。阳根于阴,火生于水,天冬、生地黄俱能强骨髓,为滋肾填精生髓之用,滋阴和阳,有阴中求阳之功,为臣药。五味子主益气,强阴,益津,兼有收敛之功;菖蒲、远志开心窍,益智安神,且远志能交通上下,与桂心为伍,合济水火,为佐药。肾主闭藏,精宜藏,而浊宜泄,肾阳不足,则精不能藏而自遗,浊不能泄则小溲不利,方用茯苓既能养心安神,而又能利小便水道,与石韦配伍,使补中有泻,犹肾气丸之茯苓、泽泻;二药与五味子同用,则泻中有收。诸药合用,能补益肾气,填精生髓,强志益智。
配伍特点:
一是桂心与生地、天冬为伍,阴中求阳;二是补肾药与茯苓、石韦同用,补泻兼使,使补不壅滞,泻为补虚;三是茯苓、石韦、五味子配伍,泻湿浊,固肾精,泻不伤正,固不留邪。
运用:
临证应用以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舌淡红,脉细弱等为要点。
常用于老年健忘、痴呆而伴见前列腺增生小便不利者,或神经衰弱并见阳痿遗精者,属肾气不固者最为恰当,或精神发育迟滞者。
加减化裁:
肾虚甚者,可加枸杞子、杜仲;小便淋漓不尽,可加益智仁温助气化,且可摄小便;遗精加芡实、莲须。
重要文献摘要:
《泰定养生主论》:“北平太守八味散,服三十日精神倍,六十日气力强,志意足。少壮素禀虚弱。或劳伤早衰多忘,服之妙。”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