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除风湿羌活汤出处: 《脾胃论》卷中功用: 清热除湿,宣痹通络主治: 风湿热痹,痿证,眩晕麻木...
养生
名称: 除风湿羌活汤
出处: 《脾胃论》卷中
功用: 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主治: 风湿热痹,痿证,眩晕麻木
概述:
组成:
羌活一两,防风(去芦)、苍术(酒浸,去皮)、黄芪各一钱,升麻七分,甘草(炙)、独活、柴胡各五分,川芎、黄柏、橘皮、藁本各三分,泽泻(去须)、猪苓(去黑皮)、茯苓各三分,黄连(去须)一分。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㕮咀。每服三钱或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量虚实施用。
功用:
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主治:
风湿热痹,痿证,眩晕麻木。
方义:
运用:
临床运用以痛风挟热,肌肉热极,关节疼痛,体上如鼠走,唇裂等为辨证要点。凡痹症、痿证、眩晕、麻木,及各种皮肤病,凡属风湿热闭阻,清阳不升者,皆可随证加减使用。还可用于泄泻兼头晕目眩,下肢发软,夜间盗汗者。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羌活胜湿汤是本方去黄芪、升麻、橘皮、黄柏、泽泻、二苓,加蔓荆子,用于风湿在表,症见头痛身重,一身尽痛,难以转侧,恶寒微热,苔白脉浮。
重要文献摘要:
1、《脾胃论》:“主治痿,湿气胜,风证不退,眩晕麻木不已者。”
2、《准绳·类方》:“主治着痹。”
3、《证治宝鉴》:“主治热痹,或痛风挟热者,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裂。”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