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樗枝散出处: 《普济方》卷三五七功用: 产后子宫脱垂主治: 产后子肠下出,不能收拾,不论年深...
养生
名称: 樗枝散
出处: 《普济方》卷三五七
功用: 产后子宫脱垂
主治: 产后子肠下出,不能收拾,不论年深者
概述:
组成:
用法用量:
1、现代用量:上用水3300毫升,连根葱250克,汉椒10克,同煎至2000毫升,去渣倾药液于盆中,乘热熏,候通手淋洗耳恭听,若药液凉后可再加热用,洗后睡少时。
2、古代用量:上加连根葱五茎,汉椒一撮,用水五升,同煎三升,去滓,倾盆内,乘热裹候,通手淋洗,倾入五升瓶内,再煎一沸,依前再用,五度洗了,睡少时。
功用:
主治:
方义:
使用注意:
重要文献摘要:
1、方论选录
《三因》:“论日:妇人趣产劳力,弩咽太过,至阴下脱若脱肛状。乃阴挺下出,逼迫肿痛。举动、房劳能发作,清水、续小便淋露。”
《产宝》:“论日:产后虚赢者,因产伤损脏腑,劳侵气血。轻者,将养满日即差;重者,日月虽满,气血犹不调和,故患虚赢也。夫产后气血虚竭,脏腑劳伤,若人年齿少盛,能节慎将养,满月便得平复。如产后多因血气虚弱,虽逾日月,犹常疲乏。或因饮食不节,调适失宜,为风冷邪气所侵,搏於气血,流注於五脏六腑,则令肌肤不荣,颜容萎悴,故日虚赢。”
《先秦文学与文化》:至于将子宫称作“肠”,更是在医书中随处可见,其谓“子肠不收”、“子肠脱出”或“产肠不收”者,实指“子宫脱垂”而言。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有“樗枝散,治产后子肠下出,不能收拾”,清何梦瑶《妇科辑要》亦日:“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而清傅山《傅青主女科·正产肠下》径以“肠”独字称之,日:“产妇肠下,亦危症也,人以为儿门不关之故,谁知是气虚下陷而不能收乎!”“儿门”即宫口,故“肠下”即宫出。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