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桂枝和营汤出处: 《宣明论方》分类: 表里双解剂-解表攻里功用: 发汗达表,疏风退热主治: ...
养生
名称: 桂枝和营汤
出处: 《宣明论方》
分类: 表里双解剂-解表攻里
功用: 发汗达表,疏风退热
主治: 风热郁结,气血蕴滞证
概述:
歌诀: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组成:
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连翘、芒硝(各15g),石膏、黄芩、桔梗(各30g),滑石(90g),生甘草(60g),荆芥穗、白术、栀子(各7.5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每服四钱,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6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每日三次。病甚者,五至七钱至一两;极甚者,可下之,多服二两或三两,得利后,却当服三至五钱,以意加减。病愈,更宜常服,则无所损,不能再作。
功用:
主治:
方义:
配伍特点:
运用: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本方汗、下之力峻猛,有损胎气,虚人及孕妇慎用。若时毒饥馑之后胃气亏损者,须当审察,非大满大实不用。荆芥、麻黄、防风疏风解表,使在皮肤的风热之邪得汗而泄,但麻黄量不宜太大,少用即可。
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考》:“防风、麻黄解表药也,风热之在皮肤者,得之由汗而泄;荆芥、薄荷清上药也,风热之在巅顶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黄、芒硝通利药也,风热之在肠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栀子水道药也,风热之在决读者,得之由溺而泄。风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连翘、黄芩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之为患,肝木主之,川芎、归、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术又所以和胃气而健脾。诸痛疡疮痒,皆属心火,故表有疥疮,必里有实热。是方也,用防风、麻黄泄热于皮毛;用石膏、黄芩、连翘、桔梗泄热于肺胃;用荆芥、薄荷、川芎泄热于七窍;用大黄、芒消、滑石、栀子泄热于二阴;所以各道分消其势也。乃当归、白芍者,用之于和血;而白术、甘草者,用之以调中尔。”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