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咳血方出处: 《丹溪心法》分类: 理血剂-止血剂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主治: 肝火犯肺之...
养生
名称: 咳血方
出处: 《丹溪心法》
分类: 理血剂-止血剂
功用: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概述:
歌诀:
组成:
青黛水飞(6g),瓜蒌仁(去油)(9g),海粉(9g),山栀子(炒黑)(9g),诃子(6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共研末为丸,每服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2、古代用法: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
功用:
主治:
方义:
本方证系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肺为清虚之脏,木火刑金,肺津受灼为痰,清肃之令失司,则咳嗽痰稠、咯吐不爽;肝火灼肺,损伤肺络,血渗上溢,故见痰中带血;肝火内炽,故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火热炽盛之征。是证病位虽在肺,但病本则在肝。按治病求本的原则,治当清肝泻火,使火清气降,肺金自宁。
方中青黛咸寒,入肝、肺二经,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山栀子苦寒,入心、肝、肺经,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炒黑可入血分而止血,两药合用,澄本清源,共为君药。火热灼津成痰,痰不清则咳不止,咳不止则血难宁,故用瓜蒌仁甘寒入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海粉(现多用海浮石)清肺降火,软坚化痰,共为臣药。诃子苦涩性平入肺与大肠经,清降敛肺,化痰止咳,用以为佐。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宁肺之功,使木不刑金,肺复宣降,痰化咳平,其血自止。
配伍特点: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咳血属肝火犯肺者。
加减化裁:
使用注意: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2:“咳血。”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咳嗽痰血者,此方蜜丸噙化。肺者,至清之脏,纤芥不容,有气有火则咳,有痰有血则嗽。咳者有声之名,嗽者有物之义也。青黛、山栀所以降火,瓜蒌、海粉所以行痰,诃子所以敛肺。然而无治血之药者,火去而血自止也。”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