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丁沉散出处: 《永乐大典》卷九八一引《仁存方》主治: 小儿慢脾惊风,似搐而不搐,似睡而四肢与...
养生
名称: 丁沉散
出处: 《永乐大典》卷九八一引《仁存方》
主治: 小儿慢脾惊风,似搐而不搐,似睡而四肢与口中气温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鸦声
概述:
组成:
沉香、丁香、人参、白茯苓、白术(炒)、白扁豆(炒)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半钱,饭饮调下。看大小加减。
主治:
小儿慢脾惊风,似搐而不搐,似睡而四肢与口中气温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鸦声。
方义: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普济方》:“丁沉散,治小儿慢脾惊风似搐。此名痴疭。常似睡。而四肢与口中气温合。睡露睛。或啼泣如鸦声。丁香、沉香、人参、白茯苓、白术炒、白扁豆、右各等分为末。每服半钱。饭饮调下。看大小加减。”
2.《永乐大典医药集》:“小来复丹,治小儿慢脾惊风,似搐而不搐,此名痴疭。似睡而四肢与口中气温,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鸦声,此病得之于大病之余,吐泻之后,或误取转药,致脾胃虚损,风邪乘之。此证已危矣,其脉过命关难治。法当与通关窍,进乳食为先。方在泄泻类。太白再生丸治证如前。阳起石煨,酒淬,生硫黄,南星,大附子炮,去皮,脐。右等分为末,用蒸饼为丸绿豆大。陈米饮下五丸至七丸。丁沉散治证如前。丁香、沉香、人参、白茯苓、白术炒、白扁豆炒,右等分为末。每服半钱,饭饮调下。看大小加减。”
3.《腾冲县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寿世堂生产九龙化风丹和黑虎镇惊丸(俗名红圆子和黑圆子),专治小儿惊风症,清末改名化风丹和镇惊丸。光绪二十四年(1894)溥润堂制追瘴丸。专治恶性疟疾。这几种丸药,疗效显著,在今大理、德宏、保山等地州享有盛誉。民国11年~38年(1922~1949)崇仁堂生产中成药,品种50多种,主要有补心丸,十全味、八味丸、五子地黄丸、白凤丸、六味地黄丸、归脾丸、固体丸、养阴丸、苏合丸、镇惊丸、七厘散、普救水、鱼鳔丸、眼药水、半夏曲、五汤散、女金丹、灵宝丹、五香散、丁沉散、龟灵集、虎胶、鹿胶、跌打膏、风湿药酒、虎骨酒、虎骨木瓜酒、生肌散、拔毒散、化痰丸、济世仙丹、沉香备急丸等。包装上印有崇仁堂创始人杨大纯的肖象和‘合药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字样。”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