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豆蔻煮散出处: 《普济方》卷二十五功用: 温中健脾,行气消滞主治: 脾胃虚冷,呕逆不思饮食,...
养生
名称: 豆蔻煮散
出处: 《普济方》卷二十五
功用: 温中健脾,行气消滞
主治: 脾胃虚冷,呕逆不思饮食,脐腹㽲痛,大便滑泄
概述:
组成:
人参、黄耆(锉)各一两(各30g),干木瓜(锉,焙)、诃黎勒皮各三分(各22.5g),肉豆蔻(煨,去壳)一枚,白术、高良姜、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木香、甘草(炙,锉)各半分(两)(各15g),白茯苓(去黑皮)一两半(4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一日二次。
2、现代用法:上为末。每次9g,用水150ml,煎至105ml,去滓。空腹温服,一日二次。
功用:
温中健脾,行气消滞。
主治:
脾胃虚冷,呕逆不思饮食,脐腹㽲痛,大便滑泄。
方义:
本方主治证为脾胃虚弱,寒湿中阻,清浊相乱者。治宜温中补虚,化湿止泻。方中人参、黄芪共为君药,补中健脾,益气升阳。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止泻;肉豆蔻温中行气,化湿止泻;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均为臣药。佐以木瓜化湿和中;木香行气止痛;陈皮理气调中,化湿和胃;诃子涩肠止泻。炙甘草为使,益气补中,调和诸药。全方配伍,重在益气补中,补中有敛,且补中有温,补中又有通,使补敛而不滞,温通而不伤元气,共收温补涩止,理气化湿相反相成之功。
运用:
加减化裁:
若里寒重者,当酌加熟附子、干姜等药,以温里回阳。
重要文献摘要:
《普济方》:“豆蔻煮散治脾胃虚冷。呕逆不思饮食。脐腹㽲痛。大便滑泄。人参、黄耆(剉)各一两,干木瓜(剉焙)、诃黎勒皮各三分,肉豆蔻(煨去壳)一枚,白术、高良姜、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木香、甘草(炙剉)各半分(两),白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腹。日二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