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独步散出处: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方外奇方》功用: 温中行气,散寒止痛主治: 心脾气痛,胃...
养生
名称: 独步散
出处: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方外奇方》
功用: 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主治: 心脾气痛,胃脘有滞,胸膛软处一点痛,因气及寒起,或致终身
概述:
组成:
香附米(醋浸略炒,为末),高良姜(酒洗七次,略炒,为末)各3~6g。
用法用量:
上各封收。用时和匀,以热米汤加生姜汁一匙,盐一捻,调下。
功用:
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主治:
心脾气痛,胃脘有滞,胸膛软处一点痛,因气及寒起,或致终身。
方义:
本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胃痛。肝胃不和,加上寒邪犯胃,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胃脘疼痛;胃气阻滞,胃降失职,则可见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脉沉弦为寒凝气滞之象。治当温中行气,散寒止痛。
方以高良姜主药,该药辛温,人中焦,长于散寒止痛,以酒洗能助良姜散寒通脉;香附为辅助药,该药长于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以米醋浸能助香附理气止痛。原方注明药量时,偏于气滞者,香附为主药,偏于寒凝者,良姜为主药;佐以生姜温胃和中。合而为方,适用于寒凝气滞之胃脘疼痛。
运用:
诊断要点: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脉沉弦。
临床常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等属于寒凝气滞者。
加减化裁:
1、古代加减:因寒者,加生姜二钱,附子一钱;因气者,加附子二钱,生姜一钱,因气与寒者,各等分。
现代加减:因寒而致胃痛者,高良姜末6克,香附末3克。因气而致胃痛者,附末6克,姜3克;因气与寒者,各等分,和匀。
2、胃痛甚者,加元胡、木香;呕吐甚者,加法半夏、陈皮;胃纳差者,加麦芽、谷芽、神曲。
3、胁痛可加青皮、香橼以疏肝;胃寒盛者加干姜、吴茱萸以温中;久痛入络或妇人痛经者,常加红花、当归、川芎等。
重要文献摘要:
《串雅内外编》:“独步散治心脾气痛。凡人胸膛软处痛者,由于气与寒结,或致终身子母相传,俗名心气痛,其实非也。乃胃脘有滞,以此治之立愈。香附(米醋浸略炒为末),高良姜(酒洗七次略炒)俱各封收。因寒者,姜二钱,附一钱。因气者,附二钱,姜一钱。因气与寒者,各等份,和匀,熟米汤入姜汁一匙,盐一捻,调服立止。不过七八次可除根矣。”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