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断痢散别名: 分水车前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出处: 《施园端效方》引大名王国祥方(见《医...
养生
名称: 断痢散
别名: 分水车前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
出处: 《施园端效方》引大名王国祥方(见《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功用: 散寒止痛,涩肠止泻
主治: 泻痢,腹痛久不愈
概述:
组成:
肉豆蔻、丁香、干姜(炮)各二两半(7.5g),甘草(炙)、陈皮、诃子(去核)各一两(30g),御米壳(去蒂,蜜浴炒)三两(9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㕮咀。每服二钱半,水一盏,加乳香一粒,粟米百粒,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霍乱吐泻,水冷服。
2、现代用法:每服7.5克,用水150毫升,加乳香1粒,粟米百粒,同煎至100毫升,去渣,空腹时温服,霍乱吐泻者则冷服。
功用:
散寒止痛,涩肠止泻。
主治:
泻痢,腹痛久不愈。
方义:
肉豆蔻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陈皮下气,调中。诃子敛肺,涩肠,下气。御米壳敛肺,涩肠,固肾,止痛。诸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化湿止痢,生津润燥,补气温肾,驱寒止痛,涩肠止泻。
重要文献摘要:
《普济方》:“断痢散治一切泻痢。腹痛。久不瘥。肉豆蔻、丁香、干姜(炮)各二钱半,甘草(炙)、陈皮、诃子(去核)各一两,御米壳(去蒂蜜浴炒)三两右为末。每服二钱半。水一盏。乳香一粒。粟米百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服。食前。霍乱吐泻冷水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