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分肢散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功用: 祛痰利窍,通腑泻热主治: 小儿卒风,大人口眼...
养生
名称: 分肢散
出处: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
功用: 祛痰利窍,通腑泻热
主治: 小儿卒风,大人口眼喁斜,风涎裹心, 惊痫天吊,走马喉闭,急惊,一切风热等疾
概述:
组成:
巴豆半两(不出油),朴硝半两,大黄一两。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大黄为末,后入巴豆霜、朴消,一处细研。用油贴起。每服半钱,热茶下,吐下顽涎立愈。如小儿胸喉惊钓等,先服龙脑地黄膏一服,次服此药一字,茶送下;上吐下泻,以吐利得快为效。大人半钱,小儿一字,看虚实加减,只是一两服见效,不宜频服。如吐泻不定。以葱白汤立止。
2、现代用法:先研大黄为末,后入巴豆霜、芒硝,共研为细末。1次1.5g,热茶送服。
功用:
主治:
小儿卒风,大人口眼喁斜,风涎裹心,惊痫天吊,走马喉闭,急惊,一切风热等疾。
方义:
风热炽盛,痰涎蒙心,可致诸证。本方用辛热之巴豆与苦寒之大黄、朴硝同用,则能吐泻并作,共除风热痰涎。风热祛,痰涎除,则诸症悉愈。
配伍特点:
巴豆、朴硝、大黄三下药导下,是一种特殊的疗法,特别是巴豆药性甚猛。
重要文献摘要:
1、《大黄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刘完素所著《宣明论方》一书中共有348首方剂,其中含有大黄的方剂65首(占19%)。如防风通圣散(防风、连翘、麻黄、薄荷、荆芥、白术、栀子、川芎、当地、白芍、大黄、芒硝、石膏、黄芩、桔梗、甘草、滑石、生姜)乃是下法与汗法合用的代表方剂;治疗面极广,可治50余症,他强调无论风寒暑湿,有汗无汗,内外诸邪所伤,只要有可下诸症就可应用此方。如分肢散治卒风、急惊风及大人口眼歪斜。今人常用的凉膈散(大黄、朴硝、甘草各20两,山栀子仁、薄荷叶、黄芩各10两,连翘2.5斤)治肺热,舟车丸(黑丑、甘遂、芫花、大戟、大黄、青皮、陈皮、木香、槟榔、轻粉)治积气通水道,均由他创立。”
2、《实用中医三味药方》:“若证属积热者,当清热消积熄风,如大黄朴硝汤(川大黄、甘草、朴硝)、分肢散(巴豆、川大黄、朴硝)、五色丸(黄芩、大黄、黄连)。”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