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茯苓煮散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功用: 温中除湿,行气散寒主治: 心掣,胸中气少,水谷不...
养生
名称: 茯苓煮散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功用: 温中除湿,行气散寒
主治: 心掣,胸中气少,水谷不化,泄利,气逆
概述:
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义:
运用:
1.本方以心中掣痛,胸闷气短,气从胁下逆抢心,腹胀纳呆,泄利等症为诊断要点。
2.临床上用于治中焦虚寒、寒湿上犯之心中掣痛。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1.《圣济总录》:“治心掣胸中气少,水谷不化,泄利气逆,茯苓煮散方,赤茯苓去黑皮、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麦蘖炒、川芎、甘草炙,剉、人参各一两,干姜炮半两。右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和滓,温服,不拘时。”
方论选录:
1.《圣济总录校注》:“治心掣胸中气少,水谷不化,泄利气逆,茯苓、川芎、甘草炙,剉、人参各一两,干姜炮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和滓,温服,不拘时。”
2.《圣济总录精华本》:“赤茯苓煮散,治心掣胸中气少,水谷不化,泄利气逆。赤茯苓、紫朴、人参、川芎、甘草、麦蘖一两,干姜五钱。共末,水煎三钱温服,日二。”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