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甘李根散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功用: 温阳降冲主治: 奔豚气概述: 甘李根散,中医方...
养生
名称: 甘李根散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八
功用: 温阳降冲
主治: 奔豚气
概述:
组成:
甘李根(锉)二两(60g),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半两(15g),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人参(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桂心、当归(锉,微炒)一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槟榔一两(30g)。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次9克,水煎,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
温阳降冲。
主治:
奔豚气,脐腹胀痛,翕翕短气,发作有时,四肢疼闷。
运用:
诊断要点:自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脐间筑筑悸动,气支两胁,胸满气短,不欲闻人语声,发作有时,四肢烦疼,腹中冷痛,手足逆冷,舌质淡苔白,脉弦迟。
重要文献摘要:
《普济方》:“甘李根散出圣惠方。治奔豚气。脐腹胀痛。翕翕短气。发作有时。四肢疼闷。甘李根二两锉,吴茱萸半两,汤浸七次,焙,乾微炒,半夏一两,汤浸七次,人参一两,去芦头,附子一两,炮,去皮脐,桂心一两,当归一两,剉,微炒,乾姜半两,炮剉,槟榔一两。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酒调下。”
《杂病广要》:“《圣惠》治奔豚气,脐腹胀痛,翕翕短气,发作有时,四肢疼闷,甘李根散,于本方去茯苓、甘草,加吴茱萸、当归、槟榔。”
《张仲景疾病学》:“《外台秘要》载治奔豚方13首,多由李根白皮、茯苓、人参,桂心、干姜、附子等组成,颇有实用价值……奔气汤、甘李根散、奔豚丸,皆可选用。《全生集》说:‘奔豚者,如江豚之状,气从小腹上冲心而痛也。……若痛甚手足厥冷者,宜当归四逆汤加肉桂、吴茱萸主之。’”
《中国中医急症》:“奔豚气,仲景载其病因为‘皆从惊恐得之’,惊恐恼怒或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化热。肝经与冲脉相通,随冲脉上逆入胸中达咽喉:或素体心阳不足、或汗后心阳不振,加之外寒入侵,阴寒内盛,上凌心阳,而至气从少腹上冲达心胸;或夙有水饮内停,心肾阳虚,水饮内动,以至脐下筑筑动悸,欲发奔豚。发病机制与心、肝、肾及冲脉有关。后世对奔豚气之病因病机补充极少,正如《杂病广要》云‘盖其扩充仲景者,则寥寥罕闻尔’。张仲景针对此病因病机,治疗奔豚气用奔豚汤、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3方。”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