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归原散别名: 复元汤(《古今医鉴》卷十二)出处: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功用: 和营,化痰,健...
养生
名称: 归原散
别名: 复元汤(《古今医鉴》卷十二)
出处: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功用: 和营,化痰,健胃
主治: 妊娠恶阻,呕吐不止,头痛,全不入食,服诸药无效者
概述:
组成:
人参、甘草、川芎、当归、芍药、丁香各半两(15g),白茯苓、白术、陈皮各一两半(45g),桔梗(炒)、枳壳(炒)各二钱半(7.5g),半夏(洗七次,炒黄)一两(30g)。
用法用量:
上锉。每服三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功用:
主治:
妊娠恶阻,呕吐不止,头痛,全不入食,服诸药无效者。
方义:
冲气上逆,则头痛,浊阴不降则呕吐不下食。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胃之气;以当归、川芎、芍药补阴血;陈皮、桔梗宣胃中之清气;半夏、枳壳降胃中之浊阴;丁香温胃止呕。全方配伍,具有补益气血,升清降浊之功。气血充盛则阴阳和调,血以配气则冲气不乘虚而上冲。中气升降有序则胃安而不吐,诸症悉除。
加减化裁:
此由六君子汤合四物汤加减而成。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妇科秘书八种》:“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妊娠禀受怯弱,中脘宿有痰饮,便有阻病。其症颜色如故,脉息平和,但觉多卧少起,肢体沉重,头目昏眩,恶闻食气,喜啖酸咸,或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痰与清水,甚者或作寒热,心中愦闷,呕吐痰水,胸膈烦满,恍惚不能支持,此皆胃气弱而兼痰与气滞者也。亦有素本不虚,而一受胎孕,则冲任上壅,气不下行,故呕逆者。又有由经血既闭,水渍于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愦闷,气逆而呕吐,及三月余而呕吐渐止。盖三月相火化胎之候,未能上食于母,血气未用,五味不化,中气壅实,其为郁滞痰火秽恶之气,尽冲于胃,所以有恶阻等症。以上诸症,轻者不须服药,乃常病也;重者须少药调整之,宜用加味参橘饮。恶阻兼腰痛者,防胎坠下,犹宜二陈、四物,加条芩、白术和中理脾为主,不可升举。盖呕逆,气已上升,再用升药,则犯有升无降,上更实而下更虚,益促其坠矣。再若左脉弱而呕,服诸药不止者,当服理血归原散则愈,《经》云‘无阴则呕’是也。”
2.《产鉴》:“ 复元汤,《胎产心法》称作归原散。方内用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和胃止呕,以复生化之源。用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补其阴虚,顾养其胎。加桔梗、枳壳、丁香以宽中利膈。因妊娠呕吐不止,脾胃受伤,气血来源亏少而致阴血不足,且孕后又需大量血液以养胎,较盛的冲脉之气乃上逆犯胃,胃燥上逆,更增其上逆呕恶之势,即‘无阴则呕’之义,故用复元汤以理血归原。其四,是四物汤加味。呕恶既久,又少纳谷,其气血虚弱可知。肝血少而生燥,燥而火动,火动则上逆,而致呕恶不止,所以用四物汤补肝以生血,再适当加入健脾开胃之药,以止其呕恶。”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