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淮南子茯苓散出处: 《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功用: 轻身、益气力、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养生
名称: 淮南子茯苓散
出处: 《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
功用: 轻身、益气力、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目冥复明、延年益寿、老而更少、补气健脾之功效
主治: 早衰、发白、齿落、视物不清
概述:
组成:
茯苓四两(120g),术四两(120g),稻米八斤(4kg)。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义:
本方是以茯苓、稻米、白术为主料配制而成的药膳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效。是中老年人养生保健之佳品。久服可“轻身,益气力,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目冥复明,延年益寿,老而更少”。
重要文献摘要:
《中医学术发展史》:“此外,在《医心方》中,又载引《大清经》佚文三十余条,其内容多为道家服食诸方,也包括房中术。具体而言,佚文涉及神仙、黄帝、茅君、商丘先生、西子母、淮南子、陶朱、东方朔、中岳仙人、老子、僵俭、甘始、郄俭等人物。内容包括合服药吉服忌日、服丹宜食及禁食法、服丹发热救解法、西王母四童散方、淮南子茯苓散方、神仙长生不死不老方、神仙延年不老作年少方、五茄酒方、服五茄方、枸杞酒方、服枸杞方、服菊延年益寿方、服槐子方、服莲实鸡头实方、服术方、断谷方,以及服黄精、松脂、松叶、松实、松根、柏脂、柏叶、柏实、巨胜、麻子诸法,去三尸方和养形、服气、房中之术。总之,《大清经》的成书年代及撰集者虽不可详,但此书是集晋代以前道家养生法的一种重要著作,其出现当不晚于东晋。”
《幸福家庭》:“自古以来,茯苓就被人们视为滋补强壮、延年益寿良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药之上品,认为久服可‘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古人也常将其作为抗衰老药。如《太平圣惠方》中的‘茯苓膏’、《医心方》中的‘淮南子茯苓散’等,均是以茯苓为主药的抗衰老处方。”
《中华养生经籍集成》:“又云:淮南子茯苓散,令人身轻,益气力,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目冥复明,延年益寿,老而更少。”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