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丁萸六均汤出处: 《医宗金鉴》卷四十二功用: 温中健脾,降逆止呕主治: 脾胃虚寒之呃逆概述:...
养生
名称: 丁萸六均汤
出处: 《医宗金鉴》卷四十二
功用: 温中健脾,降逆止呕
主治: 脾胃虚寒之呃逆
概述:
组成:
丁香、吴茱萸、甘草、半夏各二钱(6g),生姜、白茯苓各五钱(15g),人参、白术、陈皮各三钱(9g)。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义:
本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呃逆。脾主升,胃主降,脾胃虚寒,升降失司,胃失和降,气逆动膈,发为呃逆、呕吐;脾胃虚寒,无力腐熟及运化水谷,则上腹部胀闷,食后胀闷更盛,甚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故见神疲,大便溏少;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四肢肌肉不充,故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为脾胃虚寒之象。方中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吴茱萸疏肝散寒,降逆止呕,两者相须为用,能温脾暖胃,降逆止呕,共为君药;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尤善于补益脾胃之气,为臣药;陈皮、半夏燥湿健脾,温化痰浊,和胃止呕,两者能助丁、萸降逆止呕之力,白术苦燥健脾,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两者能助人参益气健脾之功,以上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补中,兼调和诸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温中健脾,降逆止呕,则诸症自除。方中半夏、陈皮、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乃取六君子之义;故此方名中“六均”应乃“六君”之义也。
运用: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呃逆。临证以呃逆,大便溏少,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幽门梗阻等属脾胃虚寒者。
加减化裁:
重要文献摘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