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芦荟散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功用: 泻下,清肝,杀虫主治: 口舌上疮久不愈概述: 芦...
养生
名称: 芦荟散
出处: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
功用: 泻下,清肝,杀虫
主治: 口舌上疮久不愈
概述:
组成: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先用甘草汤漱口洗疮,以帛拭干,然后掺药于上。或以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含之,亦得,有涎吐之。
2、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用热水将患处洗净,敷药粉于患处,连涂数次。
功用:
主治:
方义:
重要文献摘要:
《实用医药顾问》:“芦荟散治惊风,痰盛发搐。全蝎(焙)五个,巴豆霜二分,轻粉半钱,芦荟、南星炮、朱砂各一钱,冰片、麝香各二分,郁金一钱,皂角(水煮焙干)一钱。共为末,每服二分,银花薄荷汤调下。”
《近代中医珍本集》:“芦荟散治牙疳腐烂穿腮。芦荟二钱,黄柏五钱,人言(用枣四枚,去核,每枣纳人言一分,火烧存性)四分,共研细末,先用米泔水漱净疳毒,再敷此散于坚硬及腐处。”
《医方类聚》:“治湿癣搔之有黄汁者,宜傅芦荟散方:芦荟半两卫生易简方一两,甘草半两易简方炙。右件药,捣罗为末,先用浆水洗癣上讫,用帛裹易简方作拭。乾,便以药傅之,日三五上差。”
《无闲斋医案医话集》:“芦荟散辅佐治疗黄水疮,芦荟散为自拟方。本方由芦荟、青黛、青蒿、黄苓、黄连、黄柏、甘草、煅石膏各等份,猪胆汁、醋各适量组成,适用于因湿热侵入肌肤所致的黄水疮。制用法:上药除猪胆汁与醋外,余药共研细末收存,用时根据疮面大小取适量的醋和猪胆汁调适量的药末擦患处。该方集清热、燥湿、解毒、收敛等药物于一料,具有价格低、效果好、简便易行等优点。我用本方辅佐治疗了50例黄水疮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例),均痊愈。病案举例:例1郑某,女,26岁,1975年5月20日诊治。患者会阴部位初起时出现如粟米大小的疱疹,瘙痒难忍,抓破后渗出黄水。舌质红,苔黄腻,脉搏濡数。开始时我用龙胆泻肝汤加苦参、蛇床子水煎内服,5剂后疗效不明显,遂佐入芦荟散外治,3剂而愈。例2唐某,女,5岁,1976年3月1日诊治。患者整个头部初起时出现如粟米大小的水疱,瘙痒难忍,抓破后黄水淋漓。前医治疗三个多月不见效,我用升麻、苍术、黄连、甘草各5g,银花12g,赤小豆12g,蒲公英30g,水煎服,每日1剂;再用芦荟散辅佐外治,五天后痊愈。”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