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
None
名称: 化炎汤出处: 《辨证录》卷二主治: 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裂,久则缩入,遍体皮毛尽发红...
养生
名称: 化炎汤
出处: 《辨证录》卷二
主治: 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裂,久则缩入,遍体皮毛尽发红黑。此热极生风,似乎痹证而实非痹证
概述:
组成:
用法用量:
主治:
重要文献摘要:
《辨证录》:“人有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裂,久则缩入,遍体皮毛尽发红黑,人以为热痹也。夫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未闻三者之中更添人热痹之谓。此乃热极生风,似乎痹证,而实非痹证也。治法,解其阳明之热而少散其风则得矣,不必更治其湿也。至于寒邪,尤不必顾,盖寒则不热而热则不寒耳。化炎汤,玄参一两,甘菊花五钱,麦冬五钱,升麻三钱,羚羊角(镑)五分,生地五钱,荆芥(炒)三钱。水煎服。连服二剂而热少解,再服四剂而诸症尽愈矣。方中用玄参、菊花、生地、麦冬解其阳明之火,而更退其肺金之炎者,以肺主皮毛也。然而仅治其胃与肺,恐止散其在内之热,而不能散其在外之热也,故又多用升麻、荆芥导之出外而不使其内留,以乱心君之神明。外既清凉,而内有不快然者乎?至于羚羊角者,虽取其散火之毒,亦藉其上引而入于唇口之间,使缩者不缩而裂者不裂也。或谓既是阳明火毒,何不用石膏、知母寒凉之药以泻之?不知火热而外现于皮毛、唇口、肌肉之处,一用大寒大凉之药,则直攻其火,必从下泄,不能随升麻、荆芥之类而外泄矣。故不用石膏、知母,而用玄参、菊花,于补中表火之为得也。此症用凉肢散亦效。茯苓、薏仁、玄参各五钱,甘草、升麻各一钱,炒荆芥一钱,甘菊三钱,麦冬三钱,天花粉二钱。水煎服。”
各家论述: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None
发表评论